-
陈·巴特尔(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南开大学民族研究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进“十四五”民族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6期
-
付志伟1,任一帆1,徐险峰2(吉首大学旅游与管理工程学院;吉首大学图书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板板龙灯的特色与传承[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6期
-
罗妍1,仇森2,潘信林1(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国家统编教材助力民族地区教育质量提升——基于相关民族省(自治区)的调研[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6期
-
李文钰1,海路1,2(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民族教育研究》编辑部).民族地区学前推广国家通用语言的优化路径——基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案例分析[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6期
-
许丽英,王新媛(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6期
-
曹瑞1,焦茹2,王青春3(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天津市和平区四平东道小学;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新问题、新思考[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6期
-
高学平(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6期
-
陈燕华,张立文(西藏自治区教育受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藏自治区内地西藏班(校)管理中心).时代向前 教育腾飞——“组团式”援藏助力西藏教育迈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6期
-
曾天山(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国家依法保障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6期
-
郭华(北京师范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解读[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6期
-
张瑞麟(国家开放大学).夕阳金辉 冰心玉壶——我的“银龄计划”西部高校援教回眸[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6期
-
杨金勇(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项目部).乡村教育发展要推进数字化转型[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6期
-
王丰(兰州市城关区宁卧庄小学).强化作业管理力度 为学生学习减负提质[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6期
-
旷乾,吴玉龙(广西教育研究院).“双减”背景下民族地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样态[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6期
-
何深宇(广西防城港市东兴市实验学校).健全协同育人机制 更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6期
-
卢立涛(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新版课程方案的四个变化[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6期
-
许林(江苏省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让每一位学生都带上奖状回家[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6期
-
苏朗格望(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家庭教育学校;沈阳市家庭教育研究会).“两邻理念”下家校社教育共同体的构建[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6期
-
曹雪柏(陕西省宝鸡市陇县西大街小学).浅谈如何提高小古文教学的实效性[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6期
-
蔡冬根(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新时代做好教育督导工作要有“四心”[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6期
-
谢国辉,石轩(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家长学校).以家长学校为引领的“二四”区域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探索[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6期
-
林燕慧(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乐贤坊小学).小学“贤德教育”家校社共同体建设[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6期
-
本刊编辑部.编者按[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6期
-
本刊编辑部.落实义务教育新课程 提升课程育人水平[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6期
-
章艳华1,2,聂家林2,柳超2(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商学院).跨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江苏西藏“校校企”合作的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徐雪琴(喀什大学中国语言学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赋能学生全面发展——基于南疆农村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的实证研究[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
杨杰宏(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茶马古道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作用——以木氏土司与茶马古道关系为例[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