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婷(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抖音中的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中间人的第三空间生产[J].东南传播,2022,第9期
-
赵泓钠(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交往、公共领域、媒介赋权:互联网的使用与社会资本研究主题变迁[J].东南传播,2022,第9期
-
王磊(山西大学新闻学院).同行患者:虚拟社群内社会支持供求关系的研究[J].东南传播,2022,第9期
-
张柯笛,毛浓华(西安财经大学文学院).媒介空间视角下Vlog的存在与想象[J].东南传播,2022,第9期
-
虞澍(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大龄系”情感观察类她综艺中女性形象建构研究[J].东南传播,2022,第9期
-
吴志昊,郑雅(云南大学文学院).重审我国民纪片的档案观念及其当代价值[J].东南传播,2022,第9期
-
李慧琴(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性别复刻、情感异化与人类中心主义:人工智能反思类影视叙事的批判研究[J].东南传播,2022,第9期
-
杨涵(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呢喃核”:电影节声望策略下的社群建造[J].东南传播,2022,第9期
-
张映雪,孟映辰(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景观社会理论视域下“中国呼麦”的文化权力探析[J].东南传播,2022,第9期
-
梁少怡(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数字化货币时代的关系嵌入[J].东南传播,2022,第9期
-
陈昕(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网络主播的“自我商品化”:观众的参与和建构[J].东南传播,2022,第9期
-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IPTV事业部).福建IPTV发挥平台优势成为新思想宣传主阵地[J].东南传播,2022,第9期
-
史冬冬(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当下主义”的微叙事:作为后现代转型的新媒体叙事研究[J].东南传播,2022,第8期
-
王楚,施博(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再媒介化:昆曲表演艺术创作与传播的新路径[J].东南传播,2022,第8期
-
卢山郑秀,张媛(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青年群体社交媒体使用与中华文化认同测量:多元一体视野下的指标体系重构[J].东南传播,2022,第8期
-
童楷云,刘曦(浙江理工大学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西方脱贫文本的符号修辞策略研究——基于联合国“Urgent Solution for Urgent Times”的幻想主题分析[J].东南传播,2022,第8期
-
谢明辉1,张春华2(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宁夏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新闻中心).编年体纪录片《闽宁纪事2021》的叙事与传播[J].东南传播,2022,第8期
-
关梅,杜婧闻(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后疫情时代社区应急广播建设的守正与创新[J].东南传播,2022,第8期
-
韩晓曼1,马一川2(河北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荆楚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智能传播中的人机融合:基本特性、技术架构与发展趋势[J].东南传播,2022,第8期
-
甘庆超,毛霞(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文传学院).微信公众号的另类意义解读——基于一个白族村寨的田野调查[J].东南传播,2022,第8期
-
陈程,雷倞(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亚裔电影中的母女关系:“厌母”症候的消解与“母亲神话”的重构[J].东南传播,2022,第8期
-
申哲(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新媒体影像的情感叙事与共意动员[J].东南传播,2022,第8期
-
刘秀梅,刘思聪(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世界电影格局视野中邵培仁华莱坞电影理论的创新体系建构研究[J].东南传播,2022,第8期
-
郭晓君(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新时代工业环境下主旋律电影的诗意窥探——以电影《八佰》为例[J].东南传播,2022,第8期
-
王帅(淮阴师范学院传媒学院).荣格分析心理学视野下的电影《瀑布》[J].东南传播,2022,第8期
-
宋思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记忆媒介:存放,重塑与纠缠[J].东南传播,2022,第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