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子睿,宋俊成(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精神生活观及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启示[J].现代交际,2023,第4期
  • 胥乃丹1,王硕2(吉林艺术学院;通化师范学院).中华姓氏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实现“铸牢”教育研究[J].现代交际,2023,第3期
  • 杨国栋(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交媒体“内卷化”的话语传播机制研究[J].现代交际,2023,第3期
  • 李华婷,周良武(广东海洋大学).基于马克思需要理论探析乡村振兴人才支撑[J].现代交际,2023,第3期
  • 李振洋(郑州大学).数字经济时代下如何培育经济学复合型人才——基于产学研用协同的视角分析[J].现代交际,2023,第3期
  • 王文吉(苏州大学).中共抗战遗迹遗址保护的当代价值及意义[J].现代交际,2023,第3期
  • 蒋欢,杨贺然(贵州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大历史观视域下红岩精神“凝结淬炼”的理论阐释[J].现代交际,2023,第3期
  • 谭琦,胡成兴(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茧房”视域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动态流通的路径探析[J].现代交际,2023,第3期
  • 赵丽华,王柳青(太原科技大学).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建构主体与实践路径[J].现代交际,2023,第3期
  • 郑香花,邱艳萍(宝鸡文理学院).儒家伦理思想的多重意义及当代教育价值[J].现代交际,2023,第3期
  • 张琴1,杜学元2(西华师范大学;乐山师范学院).知行合一:王阳明“致良知”思想及其道德教育价值[J].现代交际,2023,第3期
  • 马通1,曹晶2(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巴黎手稿》中人的发展理论及其对唯物史观的贡献[J].现代交际,2023,第3期
  • 吴苇,刘红梅(合肥工业大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儒家生态哲学的融合创新——基于“两个结合”新视角[J].现代交际,2023,第3期
  • 吴瑜凡,程现昆(大连医科大学).以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审视人机关系初探[J].现代交际,2023,第3期
  • 郭佳楠,陈婉莹(郑州工商学院).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伟大斗争精神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与实践路径[J].现代交际,2023,第3期
  • 李凤龙.家园新韵[J].现代交际,2023,第3期
  • 张伟,叶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时·现存·现实:马克思恩格斯现代性思想的三重维度[J].现代交际,2023,第3期
  • 康美娟,崔扬(长春理工大学).新时代乡村人才振兴战略的实践路径探究[J].现代交际,2023,第2期
  • 李锐,刘明合(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社会保障思想下推进共同富裕的路径[J].现代交际,2023,第2期
  • 王轶丹,曹学娜(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以文化高质量发展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J].现代交际,2023,第2期
  • 李文举(大连医科大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J].现代交际,2023,第2期
  • 刘展源,郭燕(大连大学).马克思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J].现代交际,2023,第2期
  • 何雨辰,郑兴明(福建农林大学).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融合发展:实践探索与推进路径 ——基于福建省的考察[J].现代交际,2023,第2期
  • 李彩虹1,许双成2(贵州师范大学;遵义师范学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困境与改进策略[J].现代交际,2023,第2期
  • 王友琛1,杜恒义2(山东师范大学;中共滕州市委党校).中国近代哲学重建本体论所实现的哲学变革[J].现代交际,2023,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