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婧1,2,3,李秋杰4,赵文武3(东北大学文法学院;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经济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国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文献计量研究——以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例[J].生态学报,2022,第21期
-
徐苡珊1,2,赵文武1,2,韩逸1,2,胡宝清3(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陆地表层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南宁师范大学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后疫情时代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2021年学术论坛述评[J].生态学报,2022,第21期
-
董苏君1,马松梅2,张丹1,何大俊1,张林2,闫涵2(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绿洲城镇与山盆系统生态兵团重点实验室;石河子大学理学院干旱区景观生态重点实验室绿洲城镇与山盆系统生态兵团重点实验室).新疆三种独尾草的适宜分布及其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2,第21期
-
殷婕1,安晶2,哈斯额尔敦1,武子丰1,周炎广1,胡日娜1(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学院;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库布齐沙漠南缘风沙-植被相互作用及其景观效应[J].生态学报,2022,第21期
-
陈飚1,2,3,余克服1,2,3(广西大学广西南海珊瑚礁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珊瑚礁研究中心;广西大学海洋学院).珊瑚礁生态系统病毒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22,第21期
-
陈旭黎1,吴福佳1,孙博2,杨天宇3,宋会兴1(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乐山大佛景区管理委员会石窟研究中心).氮添加对乐山大佛裸露岩石与地衣覆盖岩石表面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21期
-
高晓龙1,2,张英魁2,马东春3,徐卫华1,郑华1,欧阳志云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节能生态产品发展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发展研究部;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水务发展战略研究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关键问题解决路径[J].生态学报,2022,第20期
-
杨玉珍1,闫佳笑1,杨洋2,杨阳3(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郑州大学商学院).黄河流域旅游生态效率时空演变及空间溢出效应——基于73个城市数据的分析[J].生态学报,2022,第20期
-
邬子俊1,段晓清1,李文卿1,陈伏生1,2,刘苑秋1,2,方向民1,2(江西农业大学鄱阳湖流域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江西省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混交对亚热带针叶树根际土壤氮矿化和微生物特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20期
-
韩磊1,2,3,杨梅丽4,刘钊1,2,赵永华1,2,赵子林4,张永锋5(长安大学土地工程学院;陕西省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地建土地勘测规划设计院).黄土高原典型退耕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以延安市为例[J].生态学报,2022,第20期
-
冯舒1,2,唐正宇1,2,俞露1,2,郭晨3,汤沫熙1,2,杨志鹏1,2(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数字城市规划和空间配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城市群生态网络协同构建场景要素与路径分析——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J].生态学报,2022,第20期
-
汪堃1,南丽丽1,郭全恩2,姚宇恒1,何海鹏1,夏静1,马彪1(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干旱胁迫对不同根型苜蓿根系构型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20期
-
董海宾1,刘思博2,Bolormaa Damdinsuren3,侯向阳1(山西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生态草牧业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Mongoli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ary).基于CiteSpace的国内生态补偿研究[J].生态学报,2022,第20期
-
杨阳1,2,3,窦艳星4,王云强1,2,3,安韶山5(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第四纪科学与全球变化卓越创新中心;陕西黄土高原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J].生态学报,2022,第20期
-
官冬杰1,2,姜亚楠1,3,严聆云4,周健1,和秀娟1,殷博灵1,周李磊5(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省部共建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基于生态足迹视角的长江流域生态补偿额度测算[J].生态学报,2022,第20期
-
王沫1,2,刘畅1,3,李晓璐1,2,高俊宏4,李霞5,董丽1,2(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北京蓟城山水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蓟城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近自然社区公园的生物多样性特征——以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J].生态学报,2022,第20期
-
王倩,史欢欢,于振林,王天厚,汪承焕(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盐度及种间相互作用对海三棱藨草、互花米草萌发及生长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20期
-
邓先智1,2,类延宝1,沈杰1,李杨1,李露航1,2,包寒阳3,扎琼巴让4,■5,孙庚1(中国-克罗地亚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扎琼仓生态文化交流中心;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理学院生物系).模拟根系分泌物输入对高寒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残体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20期
-
顾文杰1,周广胜1,2,3,4,吕晓敏1,2,4,周梦子1,2,4,周莉1,2,4,汲玉河1,2,4,周怀林1,4(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郑州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生态气象联合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河北固城农业气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克氏针茅物候对气候变暖和水分变化的响应及其光合生理生态机制[J].生态学报,2022,第20期
-
罗爽1,2,3,4,5,6,刘会玉1,3,4,5,6,龚海波1,3,4,5,6(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地理环境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1982—2018年中国植被覆盖变化非线性趋势及其格局分析[J].生态学报,2022,第20期
-
魏海霞1,2,3,霍艳玲1,周忠科1,张治国1(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寒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唐古特白刺叶功能性状沿气候梯度的变异特征[J].生态学报,2022,第20期
-
王凯利1,2,王志慧2,肖培青2,王铁生1,张攀2(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基于水量平衡原理的黄土高原林草植被覆盖度恢复潜力评估[J].生态学报,2022,第20期
-
王峰1,2,3,陈玉真2,吴志丹2,尤志明2,翁伯琦4,俞晓敏3,杨贞标3,5(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海峡联合研究院园艺植物生物学及代谢组学研究中心;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河滨分校).种植模式和坡位对茶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功能类群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20期
-
彭加加,徐丽萍,曹翠(石河子大学理学院).1991—2017年叶尔羌河流域冰川景观格局时空演变[J].生态学报,2022,第20期
-
吴树荣1,潘换换1,姬倩倩1,杜自强1,武志涛1,张红2(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山西黄河流域保护优先区识别[J].生态学报,2022,第20期
-
陈冰瑞1,邹慧1,孟祥红1,王铃茜2,郝秀丽3,康勋4,王臣1,张欣欣1(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黑龙江省野生道地药材种质资源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野生药材资源保护中心;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气候变化对柴胡与狭叶柴胡适生分布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20期
-
李林鑫1,陶长铸1,林景泉2,李明1,马祥庆1,吴鹏飞1(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杉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上杭白砂国有林场).不同杉木无性系叶片解剖结构对大气增温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2,第20期
-
刘鲁霞1,庞勇2,桑国庆1,李增元2,胡波1(济南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业遥感与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普洱季风常绿阔叶林乔木物种多样性高分辨率遥感估测[J].生态学报,2022,第20期
-
阳文锐1,李婧2,闻丞3,黄越3,顾燚芸3,朱洁1,唐燕4(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方工业大学;北京镜朗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基于物种分布的北京平原生态网络构建[J].生态学报,2022,第2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