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刘静,李慧敏,孙黎明,王文,孙素霞(威海市文登区农业农村局).不同化肥减施处理对小麦生产力及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0期
  • 李丽莉1,黄君霞2,刘进3,杨成发3,伊纪红3(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省沂源县农村改革发展服务中心;山东省沂源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根系环境调控对苹果树生长结果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0期
  • 陶新纪1,谷云松1,李志坚2,肖从辉1,段奕1(耒阳市农业农村局;耒阳市遥田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耒阳市粮食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0期
  • 连秀叶(漳州市长泰区农业检验检测中心).2个引进水稻新品种稻谷对镉的积累特性及安全利用[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0期
  • 杨国虎1,窦秉德2,佘奎军1,程晋龙1,戴佳锟2(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鲜食甜糯玉米品种宁单47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0期
  • 陈欣,刘荣甫,刘燕敏,王全友,马小凤(泰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长江中下游地区荞麦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0期
  • 杨呈芹1,高剑波1,陈书健1,闵信荣2,汪祥宏3,田晓明4,许美刚1(江苏省宝应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省宝应县小官庄镇农业农村局;江苏省宝应县泾河镇农业农村局;江苏省宝应县夏集镇农业农村局).缓释肥不同施用模式在小麦上的应用效应[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0期
  • 祖士永1,2,白士刚3,邓凤梅4,孙星5,崔凤娟6,李春艳2,李晓静5(高碑店市北城街道办事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保定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站;河北省安新县农业农村局;保定市农业科学院;保定市农业生态园管理处;高碑店市科茂种业有限公司).冬灌和镇压对冬小麦科茂53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0期
  • 王国兴1,雷军2,高敏1,雷格丽1,冯毅3,范春燕4(宝鸡迪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陕西省种子工作总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优质强筋小麦陕禾1028的最适播期播量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0期
  • 郝西,崔亚男,张曼,张鹏磊,刘梦雅,张俊,高伟,刘娟,刘兵,臧秀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不同耕作方式对麦后直播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0期
  • 刘玉婷1,任延山1,宋淑玲1,车呈瑾1,江丽华2(淄博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中心;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鲁中地区玉米减量施肥试验效果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0期
  • 胡铁欢1,孙永媛1,张卫军2,周朝辉3,何素琴3,武西增3,高广居1,曹金锋1(沧州市农林科学院;沧州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农务局;石家庄市藁城区种子产业总公司).2021年河北省大豆生产调研报告[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0期
  • 白柠毓1,严媚欣1,白茹1,张岳琼2,王春芳2(石河子大学农学院/特色果蔬栽培生理与种质资源利用兵团重点实验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31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混合盐碱处理对不同种源罗布麻幼苗生长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0期
  • 周晓利1,钟川2,雷万喜1,罗樊1,蔡光泽1,王堂尧1,陈文3(西昌学院农业科学学院;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几个糯稻品系在凉山州宁南县的比较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0期
  • 卢国伟1,李长建1,王良发1,徐国举1,章慧玉1,张素娟2(鹤壁市农业科学院;鹤壁市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高淀粉玉米新品种浚单658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0期
  • 史晓芳,逯腊虎,张婷,张伟,袁凯,张凤琴,杨斌,贾跃奎,郭亮虎(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高产稳产节水小麦新品种临农4357的选育[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0期
  • 常尚连1,王文倩1,郭新霞2,刘芳3,毕云霞1,周爱凤4(东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东营市东城街道办事处;山东省广饶县陈官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聊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设施番茄高效栽培集成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0期
  • 张文成,王良发,章慧玉,靳海蕾,张志方,李长建,张守林(鹤壁市农业科学院).浚单玉米骨干系抗南方锈病及优异结实性分子机理探究[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0期
  • 毛丽萍1,刘大章2,王建嫱3,刘光剑1,李志超2,郑崇兰2,巫玲琳2,祝铭谦2,李金祥4,邓宇翠4(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凉山彝族自治州林业草原科学研究院;凉山彝族自治州气象局;四川省冕宁县农业农村局).西昌市克瑞森无核葡萄控产提质避雨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0期
  • 陈学先1,刘苹1,唐建忠2,张凯杏1,周颖2,陈良坚1,刘册1,黄坚1(玉林市农业科学院;广西中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优质稻新品种和丰香雅丝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0期
  • 常庆涛1,蒋莹1,常蕾1,王全友2,王安1,吴薇1,曹光甫3,蒋建军2,黄荣华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泰州农科所;泰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泰州市光普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玉米—荞麦—菠菜”高效种植模式及配套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0期
  • 张东娟1,董建新2,裴大顺1,许锦1,韩博1,滕达1,刘思彤1(锦州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锦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高粱品种锦杂112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0期
  • 于英俊,任国三,孙汉友(济南护理职业学院).茄子品种济农3号特征特性与配套技术探究[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0期
  • 罗萍1,刘曜榕1,王怀义1,滕松1,高永贵1,岳超1,杨从党2,李刚华3(个旧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农村部作物生理生态与生产管理重点实验室).杂交玉米良禾367不同叶龄施氮效应研究初探[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0期
  • 钟林,李润,龙永昌,吴永芳,郭蓓蓓,王世忠,杨宏楹,肖勇(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不同环境、种植密度对玉米新品种凉单14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0期
  • 张小燕1,2,王文良3,李娜娜1,2,蒲艳艳1,丁汉凤1,2(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所;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嘉祥)大豆种子产业研究院).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郓豆1号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规程[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0期
  • 卢华兵1,吕学高1,刘新华2,石丽敏1,曹春信2,朱正梅1,宋费玲1,张飞萃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与特色旱粮研究所;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谷子新品种浙粟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0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