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闫怡秋1,2,杨志华2,3,张绪教1,孟少伟4,郭长宝2,3,吴瑞安2,3,张怡颖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基于加权证据权模型的青藏高原东部巴塘断裂带滑坡易发性评价[J].现代地质,2021,第1期
  • 赵远方1,2,公王斌1,2,江万1,2,陈龙耀1,2,仇度伟1,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藏南嘉黎断裂古乡—通麦段多期活动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现代地质,2021,第1期
  • 张春潮1,2,3,李向全1,3,马剑飞1,3,付昌昌1,3,白占学1,3(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源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基于水化学及稳定同位素的西藏察雅地下热水成因研究[J].现代地质,2021,第1期
  • 张英帅1,2,顾雪祥1,3,章永梅1,2,3,王佳琳3,冯李强1,葛战林4,何宇5(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矿产资源调查中心(原武警黄金第五支队);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自然资源局).山东蓬莱石家金矿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J].现代地质,2021,第1期
  • 周杰1,丁明涛1,黄涛1,陈宁生2(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川藏铁路地质灾害易发区减灾选线优化:以洛隆车站为例[J].现代地质,2021,第1期
  • 张薇,王贵玲,赵佳怡,刘峰(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四川西部中高温地热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现代地质,2021,第1期
  • 马鑫1,付雷1,李铁锋1,闫晶2,刘廷1,王明国1,邵炜1(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地热成因分析[J].现代地质,2021,第1期
  • 王思源1,赵敏敏1,闫晶2,马鑫1,刁玉杰1,付雷1,罗倩3,4(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重庆市武隆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重庆市武隆区城乡规划管理中心).川藏铁路西藏昌都段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J].现代地质,2021,第1期
  • 曾凯1,刘海1,黄德将1,郭威1,漆双林1,斯小华1,杨育振2(湖北冶金地质研究所(中南冶金地质研究所);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地质调查院).云南勐翁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特征及找矿效果分析[J].现代地质,2021,第1期
  • 李雪1,2,郭长宝1,2,杨志华1,2,廖维3,吴瑞安1,2,金继军1,2,何元宵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地质调查院).金沙江断裂带雄巴巨型古滑坡发育特征与形成机理[J].现代地质,2021,第1期
  • 徐正宣1,2,孟文3,4,郭长宝3,4,张鹏3,4,张广泽1,孙明乾3,4,陈群策3,4,陈宇1(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南交通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川西折多山某深埋隧道地应力测量及其应用研究[J].现代地质,2021,第1期
  • 王家柱1,高延超1,冉涛1,铁永波1,张凡2(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五地质队).川藏铁路交通廊道某大型古滑坡成因及失稳模式分析[J].现代地质,2021,第1期
  • 李元灵1,2,刘建康3,张佳佳1,2,高波1,2,田尤1,2,熊德清1,2(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中心;西华大学应急学院).藏东察达高位崩塌发育特征及潜在危险[J].现代地质,2021,第1期
  • 赵志宏1,徐浩然1,刘峰2,3,魏帅超2,3,张薇2,3,王贵玲2,3(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地热与干热岩勘查开发技术创新中心).川藏铁路折多山段隧道温度场与热害初步预测[J].现代地质,2021,第1期
  • 王磊1,郭长宝2,郭朋瑜1,吉锋1(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川藏铁路孜拉山区片麻岩蠕变特性及本构模型研究[J].现代地质,2021,第1期
  • 王茜1,黄永建1,张治锋1,王长红1,李祥1,刘伟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高分辨率化学层序地层学在深水细粒沉积中的应用:以上扬子地区六塘露头五峰组—龙马溪组下段为例[J].现代地质,2021,第1期
  • 郭长宝(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川藏铁路交通廊道关键地质问题研究”专辑评述[J].现代地质,2021,第1期
  • 霍欣(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藏东南察达泥石流的发育特征及对拟建车站的影响[J].现代地质,2021,第1期
  • 黄昌辰1,2,温汉辉3,蔡立梅1,2,4,罗杰1,蒋慧豪1,2(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940队;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广东揭阳市土壤铜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现代地质,2021,第1期
  • 王磊1,2,郭长宝3,4,李滨3,4,黄鑫1,2,郑志华1,2,王伽祺1(防灾科技学院;中国地震局建筑物破坏机理与防御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围压和含水率对川西—藏东地区板岩残积土的动强度影响试验研究[J].现代地质,2021,第1期
  • 孟文1,2,郭长宝1,2,毛邦燕3,卢海峰1,2,陈群策1,2,徐学渊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尼铁路交通廊道现今构造应力场及其工程影响[J].现代地质,2021,第1期
  • 曾瑞垠1,2,3,姜华1,4,祝新友2,张雄2,肖剑2,5,吕晓强2,胡川4,杨晓坤4,李金林6,郑泽光6(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中色地科矿产勘查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云南铜业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有限公司).云南东川铜矿床流体演化与成矿机制研究[J].现代地质,2021,第1期
  • 金继军1,2,郭长宝1,2,沈亚麒3,杨志华1,2,任三绍1,李雪1,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基康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茂县周场坪滑坡发育特征与变形监测分析[J].现代地质,2021,第1期
  • 权雪瑞1,黄靥欢1,刘春1,郭长宝2(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川藏铁路线V形深切河谷地形地震放大效应数值模拟[J].现代地质,2021,第1期
  • 孙炜锋1,2,郭长宝1,2,张广泽3,张永双4,徐正宣3,谭成轩1,2,李丹3,王献礼4,5(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川西郭达山隧道水平孔地应力测量与工程意义[J].现代地质,2021,第1期
  • 周洪福1,2,冉涛1,陈波3,高澍3,吴文贤1(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403地质队).川西顺层斜坡破坏模式及层间弱面连通率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J].现代地质,2021,第1期
  • 熊小辉1,2,白永健1,铁永波1(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自然资源部沉积盆地与油气资源重点实验室).川西雅江地区构造-岩石变形特征及其控灾机制[J].现代地质,2021,第1期
  • 朱德明1,李鹏岳2,胡孝洪1,吴新明3(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地矿眉山工程勘察院).金沙江白格滑坡残留体稳定性分析与防治对策[J].现代地质,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