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畅1,丁玉婷1,程立春2,陈宁1(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系;上海市奉贤区曙光中学).课程学习经历提升青少年社会参与素养:链式中介效应[J].心理科学,2022,第2期
  • 刘佳芸,郑远霞,蔡丹(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小学生不同数学技能和PASS认知过程的关系:一年跟踪的交叉滞后分析[J].心理科学,2022,第2期
  • 刘文1,李京霖1,张嘉琪1,王薇薇1,王芳2(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浙江省杭州市滨州区武林门儿童之家幼儿园).混龄教育对3~4岁幼儿创造性人格的影响:气质的调节作用[J].心理科学,2022,第2期
  • 史新广1,冯文锋2,冯成志2(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苏州大学教育学院).不同神经活动类型大学生注意网络的差异及神经机制[J].心理科学,2022,第2期
  • 郑琰1,陈伟2,王洪叶1(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内隐重评对情绪调节影响的ERP研究[J].心理科学,2022,第2期
  • 张晶1,陈鑫鑫1,冯彩霞1,刘攀2(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西安大略大学心理学系).自动情绪调节目标对选择性注意的影响:来自ERPs的证据[J].心理科学,2022,第2期
  • 韦子谦1,2,陈栩茜1,2,Roy B.Clariana3(“儿童青少年阅读与发展”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University Park PA).文本信息加工中的知识结构的测量[J].心理科学,2022,第2期
  • 杨超1,2,陈红1,3,胡小勇1,王艳丽1,罗一君1(西南大学心理学部;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西南大学心理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不同社区责任感水平的居民对利他信息内隐认知加工的差异[J].心理科学,2022,第2期
  • 王沛1,陈凡迪2(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多重社会范畴间的相互作用[J].心理科学,2022,第2期
  • Lv Ming,Hu Zhiguo,Liu Hongyan(Department of Psychology,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Hangzhou,310018;Institute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Hangzhou,311121).The Influence of Emotional Valence of Words on Semantic Satiation[J].心理科学,2022,第2期
  • 王慧,刘鑫宇,李杨,刘海兰,张钦,崔丽霞(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市“学习与认知”重点实验室).任务聚焦性调节情绪线索在前瞻记忆中的作用:来自ERP的证据[J].心理科学,2022,第2期
  • 吕明1,胡治国2,刘宏艳1(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系;杭州师范大学心理科学研究院).词汇的情绪效价对语义饱和效应的影响[J].心理科学,2022,第2期
  • 余光钰1,曾杰杰1,康勇军2(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东财经大学创业教育学院).不合规任务与工作拖延行为的关系:自我损耗和主动性人格的作用[J].心理科学,2022,第1期
  • 李小保,吕厚超(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时间心理学研究中心).青少年时间态度与学业拖延的关系:成就动机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22,第1期
  • 向燕辉1,2,何妮娜1,赵佳旭1(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认知与人类行为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社会支持与道德敏感性: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22,第1期
  • 杨柳,黄敏儿(中山大学心理学系).情绪分享和感知恋人回应对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影响[J].心理科学,2022,第1期
  • 辛于雯,付萌萌,王珊,陈佩佩,张景焕(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自主性动机对创造力的预测:认知抑制的调节作用[J].心理科学,2022,第1期
  • 安蕾1,2,赵国祥1(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中生强迫思考倾向与抑郁状态:压力知觉的中介作用及不反应的调节作用[J].心理科学,2022,第1期
  • 王伊萌1,王振东1,汪凤炎1,2(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正念与大学生智慧推理的关系:个人成长主动性的部分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22,第1期
  • 张良1,2,柳霖1,2,纪林芹1,2,张文新1,2(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儿童青少年发展研究院).儿童青少年内外化心理病理问题“共发”现象研究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2022,第1期
  • 卢丽靖,曹柠梦,柳郑捷,缪润润,李伟健(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基于虚拟情境锚定法的基层政府信任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J].心理科学,2022,第1期
  • 宋静静,李俊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应用心理学研究所).大学生的短期和长期择偶偏好:比较面孔、身材和人格特质[J].心理科学,2022,第1期
  • 赵芳芳1,赵辉2,李平3,秦金亮1(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深圳市龙华高级中学).父母生涯相关行为和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专业满意度的关系:生涯适应力和生涯规划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22,第1期
  • 严瑜,祁航(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系).加班一定会带来疲倦吗?加班时长对工作恢复水平的影响机制研究[J].心理科学,2022,第1期
  • 崔智淞,王弘钰,赵迪(吉林大学商学院).“忠臣”还是“逆臣”?员工建设性越轨行为对主管绩效评价的非线性影响机制[J].心理科学,2022,第1期
  • 王晓辰1,2,李璐鑫1,徐乃赞3,彭玉波4(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浙江省电子商务促进中心).配偶的善意性别偏见对职业女性工作繁荣的影响机制研究: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心理科学,2022,第1期
  • 张环1,2,3,侯双2,刘拓1,2,3,杨海波1,2,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学生心理发展与学习天津市高校社会科学实验室).社会分享型提取诱发遗忘的性别差异:来自关系动机的影响作用[J].心理科学,2022,第1期
  • 李开容,胡博,陈雨嘉,刘博,常明(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奖赏预期对选择性注意的影响——基于客体和空间的注意的区别[J].心理科学,2022,第1期
  • 袁博,吴旭秋,祁佳媛,李伟强(宁波大学心理学系暨研究所).个体对不同社会阶层的内隐公平偏见及态度[J].心理科学,2022,第1期
  • 李陈宇,曾辰,王春生,任俊(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心理系).人的诚实行为是不假思索抑或是刻意为之:来自社会启发式假说的解释[J].心理科学,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