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光1,李佳2,杜瑞英1,王旭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监测技术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pOsHAK1:OsFLN2提高水稻的糖代谢水平和抗旱性[J].生物技术通报,2022,第8期
-
关志秀,汪燕,梁成刚,韦春玉,黄娟,陈庆富(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荞麦产业技术研究中心).苦荞FtCBL基因的鉴定及对干旱与高钙胁迫的响应[J].生物技术通报,2022,第8期
-
郭志浩1,2,金泽鑫1,2,刘琦1,高利2(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农林有害生物监测与安全防控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小麦矮腥黑粉菌效应蛋白g11335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亚细胞定位及毒性验证[J].生物技术通报,2022,第8期
-
李秀青1,胡子曜2,雷建峰1,代培红2,刘超2,邓嘉辉2,刘敏2,孙玲1,刘晓东2,李月2(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新疆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棉花黄萎病抗性相关基因GhTIFY9的克隆与功能分析[J].生物技术通报,2022,第8期
-
黄婧1,朱亮1,2,薛蓬勃1,2,付强1(广西大学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水稻叶和籽粒镉积累机制及QTL定位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2022,第8期
-
索青青,吴楠,杨慧,李莉,王锡锋(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稻咖啡酰辅酶A-O-甲基转移酶基因的原核表达、抗体制备和应用[J].生物技术通报,2022,第8期
-
林鹰1,2,杨文莉2,周玲艳1,姜大刚2(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业与生物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转基因核酸标准物质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22,第8期
-
陈宏艳,李小二,李忠光(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能源持续开发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生物质能与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糖信号及其在植物响应逆境胁迫中的作用[J].生物技术通报,2022,第7期
-
周琳1,2,梁轩铭1,赵磊1,2(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系统微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天然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22,第7期
-
石佳,朱秀梅,薛梦雨,余超,魏一鸣,杨凤环,陈华民(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水稻原生质体的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优化及应用[J].生物技术通报,2022,第7期
-
李白1,蔡之军1,王蕾1,陈婕1,曹奎荣1,李军2,种高军1(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抗稻瘟病基因Pigm组合标记的开发及应用[J].生物技术通报,2022,第7期
-
张淼1,2,杨露露1,2,贾岩龙1,2,王天云2,3(新乡医学院药学院;新乡医学院重组药物蛋白表达系统国际联合实验室;新乡医学院基础医学院).DNA甲基化和组蛋白甲基化修饰的表观遗传调控作用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22,第7期
-
王子寅,刘秉儒,李子豪,赵晓玉(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民委黄河流域农牧交错区生态保护重点实验室;宁夏特殊生境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重点实验室).荒漠草原柠条灌丛堆不同发育阶段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J].生物技术通报,2022,第7期
-
赵林艳1,官会林1,王克书1,卢燕磊1,向萍2,魏富刚3,杨绍周3,徐武美1(云南师范大学高原特色中药材种植土壤质量演变退化与修复云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南林业大学环境修复与健康研究院;文山苗乡三七科技有限公司).土壤含水量对三七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生物技术通报,2022,第7期
-
刘警鞠1,张雨森1,陈娟2,孙炳达3,赵国柱1(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林业食品加工与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曲霉属的现代分类命名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22,第7期
-
蒋贤哲1,张博彦1,罗海玲1,张新盟2,王炳1(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德州市陵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肠肝轴在动物营养代谢和免疫中的作用[J].生物技术通报,2022,第7期
-
温亚亚,宋丽,汪巧菊,潘志明,焦新安(扬州大学江苏省人兽共患病学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江苏高校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扬州大学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物性危害因子(动物源)控制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农业与农产品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究现状及面临的挑战[J].生物技术通报,2022,第7期
-
赵忠娟1,杨凯1,扈进冬1,魏艳丽1,李玲1,徐维生2,李纪顺1(山东省应用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省沂水县诸葛镇农业服务中心).盐胁迫条件下哈茨木霉ST02对椒样薄荷生长及根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生物技术通报,2022,第7期
-
高宇轩1,靳静晨2,徐利杉1,高雅娟1,张闻天1,李晨晨1,张国伟1,靳永胜1,3(北京农学院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北京环氧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农业农村部华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耐盐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Bacillus megatherium N07的分离及脱氮特性[J].生物技术通报,2022,第7期
-
王争艳,胡海生,雍晗紫,鲁玉杰(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共生菌与昆虫的营养互作[J].生物技术通报,2022,第7期
-
薛满德,赵峰月,李洁,姜丹华(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组蛋白变体在植物表观遗传调控中的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22,第7期
-
汤茜茜,林楚宇,陶增(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植物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22,第7期
-
周诗晨1,仪治本2,王馨翊1,杨晓颖1,孙丽娜1,栾维江1,梁闪闪1(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动植物抗性重点实验室;中北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高粱双粒突变体Dgs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J].生物技术通报,2022,第7期
-
洪天澍1,海英2,恩和巴雅尔1,高峰1(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第一中学).甜瓜CmABCG8基因的表达特性分析[J].生物技术通报,2022,第7期
-
于秋琳1,马婧怡1,赵盼1,孙鹏芳1,何玉美1,刘世彪2,郭惠红1(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绞股蓝GpMIR156a和GpMIR166b的克隆与功能分析[J].生物技术通报,2022,第7期
-
陆新华,孙德权,张秀梅(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带果树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介孔硅纳米粒作为植物细胞转基因载体的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2022,第7期
-
王晨晨1,张凡丽1,陈珮琪1,翁思瑶1,王慧芳1,崔小娟1,2(湖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湖南科技大学经济作物遗传改良与综合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哺乳动物DNA甲基转移酶DNMT1和DNMT3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22,第7期
-
陈桂芳1,2,杨佳怡1,高运华1,任歌1(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沈阳化工大学).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技术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22,第7期
-
陈佳敏1,2,刘永杰2,马锦绣2,李丹2,公杰2,赵昌平2,耿洪伟1,高世庆2(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研究所).小麦组蛋白甲基化酶在杂交种中干旱胁迫表达模式分析[J].生物技术通报,2022,第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