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晓燕1,武爱莲2,王劲松2,董二伟2,焦晓燕2(山西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资源环境学院).施氮量对高粱产量、品质及氮利用效率的影响[J].作物杂志,2021,第2期
-
周月霞1,范昱1,阮景军1,严俊2,赖弟利1,彭艳1,唐勇1,翁文凤1,程剑平1(贵州大学麦作研究中心;成都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燕麦籽粒营养与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J].作物杂志,2021,第2期
-
魏艳秋1,景艺卓1,郭笑恒1,张力2,韩丹1,邵惠芳1(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外源硒对植物抗盐性的影响研究进展[J].作物杂志,2021,第2期
-
申洁1,王玉国2,郭平毅2,原向阳2(长治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腐植酸对干旱胁迫下谷子幼苗叶片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的影响[J].作物杂志,2021,第2期
-
刘剑钊1,袁静超1,梁尧1,贺宇2,张水梅1,史海鹏3,蔡红光1,任军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东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公主岭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伊通满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玉米秸秆全量深翻还田地力提升技术模式实证及效益分析[J].作物杂志,2021,第2期
-
李灿东,郭泰,王志新,郑伟,赵海红,张振宇,徐杰飞,郭美玲(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国家大豆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佳木斯综合试验站).黑龙江省中东部地区主栽大豆品种产量指标筛选及评价[J].作物杂志,2021,第2期
-
周菲1,2,王文军2,刘岩2,马军2,王静2,吴立仁2,关洪江2,黄绪堂1,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向日葵籽仁脂肪和脂肪酸含量近红外光谱模型的建立[J].作物杂志,2021,第2期
-
刘阿康,王德梅,王艳杰,杨玉双,马瑞琦,高甜甜,王玉娇,阚茗溪,赵广才,常旭虹(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苗期调控对晚播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J].作物杂志,2021,第2期
-
王玉娇1,2,曹祺1,常旭虹1,王德梅1,王艳杰1,杨玉双1,赵广才1,石书兵2(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作物生理生态重点试验室;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不同土壤条件下化学调控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作物杂志,2021,第2期
-
张芸萍1,郭山虎2,张锦涛2,解燕3,易克2,李强1(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省烟草公司曲靖市公司).曲靖烟区烟叶微量元素与土壤pH值关系研究[J].作物杂志,2021,第2期
-
张学鹏1,李腾1,王彪1,刘晴1,刘涵瑜1,陶志强2,隋鹏1(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玉米叶片“源”的高温胁迫阈值研究[J].作物杂志,2021,第2期
-
王通1,赵孝东2,甄萍萍3,陈静1,陈明娜1,陈娜1,潘丽娟1,王冕1,许静1,禹山林1,迟晓元1,张建成1(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花生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临沂市农业科学院;德州市临邑县农业农村局).花生TCP转录因子的全基因组鉴定及组织表达特性分析[J].作物杂志,2021,第2期
-
王思宇1,2,聂臣巍2,余汛2,3,邵明超2,4,王梓旭2,5,努热曼古丽·托乎提2,6,刘亚东2,程明瀚2,7,官云兰1,金秀良2(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河南理工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河海大学农业工程学院).结合植被指数与纹理特征的玉米冠层FAPAR遥感估算研究[J].作物杂志,2021,第2期
-
李洁,张小宁,晋凡生,韩彦龙,李海金(山西农业大学山西有机旱作农业研究院/有机旱作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干旱年景下芸豆生长及产量对其密度的响应[J].作物杂志,2021,第2期
-
付景1,尹海庆1,王亚1,杨文博1,张珍2,白涛1,王越涛1,王付华1,王生轩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科学技术展览馆).不同追氮模式对河南沿黄稻区粳稻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作物杂志,2021,第2期
-
李忠南1,王越人2,邬生辉2,刘励蔚3,曲海涛2,孙振宇1,李光发2(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农作物新品种引育中心).玉米单倍体自然加倍花粉结实力遗传的初步研究[J].作物杂志,2021,第2期
-
邱甜1,牛力立2,朱江2,蔡甫格2,王庆伟2(安顺学院农学院;安顺市农业科学院).3种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试管苗生长的影响[J].作物杂志,2021,第2期
-
邢愿1,贺中华1,2(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喀斯特研究院);贵州师范大学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水分亏缺指数的贵州省水稻干旱特征分析[J].作物杂志,2021,第2期
-
徐田军1,吕天放1,赵久然1,王荣焕1,崔铁英2,贾晓军2,张勇1,蔡万涛1,刘月娥1,刘秀芝1,陈传永1,王元东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玉米DNA指纹及分子育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龙耘种业有限公司).玉米品种京农科728机械粒收质量性状研究[J].作物杂志,2021,第2期
-
杨平,陈昱利,巩法江,毕海滨,高明慧(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马铃薯块茎膨大特性及其与单薯鲜重之间的相关性[J].作物杂志,2021,第2期
-
刘萍1,邵彩虹2,3,张红林3,刘光荣2(扬州市职业大学/江苏省农业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赣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基于季节性降雨的双季稻生育后期干湿交替灌溉对稻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作物杂志,2021,第2期
-
靳建刚,田再芳(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右玉农业试验站).山西北部地区引种苦荞品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作物杂志,2021,第2期
-
杨宇尘1,2,杜志敏1,张小鹏1,李坤译1,沈家琪1,徐海1(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东北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北方超级粳稻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北方粳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抽穗开花期喷施MeJA对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作物杂志,2021,第2期
-
张晓娟,张尚沛,程炳文,罗世武,王勇,杨军学,王晓军(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旱地糜子生长、产量及土壤环境对不同覆膜种植方式的响应[J].作物杂志,2021,第2期
-
张文,刘铨义,曾庆涛,蔡晓莉,冯杨,逯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农业科学研究所).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机采棉成铃特性及纤维品质的影响[J].作物杂志,2021,第2期
-
杨娟1,2,姜阳明3,周芳1,张军1,罗海登1,田山君1(贵州大学农学院;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贵州医科大学药用植物功效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PEG模拟干旱胁迫对不同抗旱性玉米品种苗期形态与生理特性的影响[J].作物杂志,2021,第1期
-
黄丹1,杨富文1,刘琳2,王月1,贺国强2,王洪瑞1,孙广玉1,敖红1(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牡丹江烟草科学研究所).氮及氮素形态对烤烟叶片叶绿素光合荧光参数的影响[J].作物杂志,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