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滕祥勇1,李鹏志1,林秀云1,王金明1,孙强1,盖志佳2(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碱性盐胁迫对水稻苗期矿质离子吸收与分配的影响[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1期
-
曹丽英1,邸玉琦1,陈帅2(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经济信息中心).基于知识图谱的玉米病虫害研究可视化分析[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1期
-
田凤鸣,陈强,王瀚,卓平清,孙杰(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农林技术学院/陇南特色农业生物资源研究开发中心).陇南花椒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1期
-
亓桂梅1,赵艳侠2,昝林生3,吴新颖1,杨桂兰1(山东省葡萄研究院/农业农村部华东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休闲农业研究所;德州学院).世界抗寒葡萄育种成果及应用概述[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1期
-
韩多红1,2,周德峰3,张鹏举3(河西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省河西走廊特色资源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甘州区西城驿林场).不同施肥处理对红早酥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1期
-
任毛飞1,王智豪2,郭雪芝1,2,张燕1(信阳农林学院园艺学院;河南凤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营养液添加黄腐酸钾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1期
-
齐军航1,田松1,刘薇1,聂师豫1,崔庆1,高国洋1,张晓明1,潘莹2(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长春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炉灰型育苗基质对黄秋葵幼苗质量的影响[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1期
-
余晨1,别里扎特·努勒沙合提2,沙爱华1,万正杰2(长江大学农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红菜薹茎基部分枝性状的遗传及内源激素影响因素研究[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1期
-
崔红艳(白城师范学院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吉林省玉米种植水足迹及其效率分析[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1期
-
王昌华,唐志强,付亮,张丽颖,何娜,马作斌,高虹,郑文静,王辉(辽宁省水稻研究所).种植模式、插秧密度对辽西盐碱土壤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1期
-
武阳春1,杜金洹1,郭琦1,2,刘小丹1,代玉仙1,于明彦1,李淑华1,任军1,徐国良1,才卓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先正达生物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玉米“单倍体+轮回选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探析[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1期
-
唐凝,王华瑞,裴冬丽(商丘师范学院生物与食品学院/植物与微生物互作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外源亚精胺对铜离子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的影响[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1期
-
张桂颖(通化师范学院数学学院).信任对农户农地转出意愿的影响——基于扩展TPB的实证分析[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1期
-
田景花,卢东伟,姚恒宇,李守勉,刘东亮(河北农业大学).豆粕渣资源化开发栽培秀珍菇可行性研究[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1期
-
王丹1,2,于志晶2,蔡勤安2,李虎林1,马瑞2(延边大学农学院;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吉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藜芦中甾体生物碱的研究进展[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1期
-
王丽霞1,肖丽霞2,吴志玲1,范伶颖1,陆烝3(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枇杷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玫瑰茄红色素在金属盐溶液中的稳定性研究[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1期
-
陆程张1,2,张春宵2,李淑芳2,李万军3,刘学岩2,郑大浩1,李晓辉2(延边大学农学院;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洮南综合试验站).吉林省200份骨干玉米自交系的芽、苗期耐盐碱性综合鉴评[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1期
-
武云昊1,孙洁2,姜龙1,于海燕1,陈殿元1,高华洋1(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农学院;吉林市种子管理站检验科).不同遗传基础甜玉米单倍体的诱导和加倍效果研究[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1期
-
王丹1,2,张志成3,于肖夏1,于卓1(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集宁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乌兰察布农牧业科学研究院).1867×陇薯7号优良株系的SSR及染色体构型和育性分析[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1期
-
隽英华1,田路路2,刘艳1,孙文涛1(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环境资源研究所;常德市农业委员会).冻融循环对农田黑土可溶性氮组分的调控效应[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1期
-
李兴吉1,2,刘松涛2,程松2,张畅2,刘剑钊2,梁尧2,袁静超2,张洪喜2,任军2,刘卓2,蔡红光2(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东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吉林西部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1期
-
李超1,关罗浩1,袁文彬1,冀浩1,周鑫斌2,杨欣1(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西南大学).重庆涪陵烟区土壤养分状况分析及演变趋势[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1期
-
刘涌鑫,毛祥敏,周勋波(广西大学农学院).水氮条件对南亚热带玉米产量及农田土壤有机碳氮组分的影响[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1期
-
李娜1,窦玉青1,林智慧2,闫鼎3,程森3,刘艳华1,卢晓华3,李冉1(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福建省烟草公司三明市公司;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不同烤烟品种氮素施用量策略研究[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1期
-
唐玉佳1,陈欣1,黄引1,张建强1,冯定胜2,王一丁1(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洁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菌株N32对大麦秸秆还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1期
-
王江红,张宇,周紫阳,吕鹏飞,卢宗志,赵仁杰(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田苗后除草剂安全性初步评估[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1期
-
张烨,朱文雅,李唐(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不同保护释放策略对螟黄赤眼蜂田间寄生和出蜂的影响[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1期
-
杨霞,吴柳燕,朱佳敏,赵玉雪,付莉,付品,孙建昌(贵州省核桃研究所).核桃青皮制备土壤消毒剂的应用研究[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1期
-
张峰,张学武,王鹏冬,杨新元(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螟黄赤眼蜂对向日葵螟的防治效果探析[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1期
-
申海林1,闫可1,邹利人1,张楚2,齐晓光1,董斌1,温景辉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延边大学园艺学院).根域限制对‘着色香’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