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马佳,梁凯,王澜,谢佳君,张晓红(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基于化学学科能力的高三教学评一体化设计[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6期
  • 李靖轩(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元素化合物教学案例研究[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6期
  • 周慧1,王中慧1,晋卫军2(山西省吕梁学院化学化工系;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分析化学教材中关于离子活度系数计算公式的讨论[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6期
  • 龙姿1,2,李巨峰1,唐智和1,孙江晖2,高艺轩2,那娜2(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放射性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钙钛矿纳米材料的微波辐照制备及性能表征综合化学实验[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6期
  • 刘红云,邵娜,欧阳津,那娜(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在化学分析课程建设中构建多元化教研融合的教学模式培养高师创新人才[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6期
  • 相红英(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项目式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6期
  • 徐娜,刘广建,李林璘,韩娟(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一二课堂协同培养卓越化学教师和化学拔尖人才——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一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创新探究[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6期
  • 赵俊凯1,2,杨凯萌1,郭奥平1,张策2,杨晓晶1(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的研究进展[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6期
  • 高燕1,徐倩2,黄浩1,李翠红1(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将台路校区).基于分子内非共价相互作用构建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的研究进展[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6期
  • 朱叶1,2,郭晓丽3,唐珑畅1,魏锐1,尹博远3,齐红涛4,黄燕宁5,林红焰6,王磊1,陈光巨1(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北京市三帆中学;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北京景山学校).“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主题模型建构教学的探索[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6期
  • 邢国文,孙根班,李会峰,那娜(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思维与逻辑辨析[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6期
  • 于少华1,焦鹏2(北京市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基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培养的“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评一体化实践[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6期
  • 宋扬(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基于实践创新素养发展的高中教学设计——以“合成高分子”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6期
  • 黄柯,郑积敏(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结构生物学技术在线粒体钙离子单向转运体结构功能研究中的运用[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6期
  • 柳方生(肥城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县域“高中化学名师发展基地项目”的探索与实践[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6期
  • 祖莉莉,范楼珍,李运超,李晓宏,高靓辉,方维海(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信息化时代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6期
  • 邢国文,高骁捷,卢忠林(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大学有机化学“五维度”教学新策略——以“芳烃的亲电取代和亲核取代反应”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6期
  • 李运超,李晓宏,张洋,范楼珍(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研究生电化学课程改革助力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6期
  • 胡久华,张恺琦(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5期
  • 彭志伟1,张知浪2(南昌市第二中学;南昌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溯源中国硫磺文化 提升化学核心素养——硫元素的探索之旅[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5期
  • 单飞桥,钟克利(渤海大学化学材料与工程学院).高中化学“乙酸乙酯的性质和制法”的项目式教学——乙酸乙酯合成方法改进实验探究[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5期
  • 黄河浪,黄诗寓,许燕红(广西师范大学化学与药学学院).催化科学发展史及其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价值[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5期
  • 沈甸1,朱旭阳2(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中化学线上教学课堂提问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以上海市“空中课堂”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5期
  • 张曾栋,莫尊理,裴贺兵,岳睿,张红红(西北师范大学).二氧化硫的一体微型生活化实验[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5期
  • 白云,李娜娜,邓阳(华中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证据推理”在高考化学试题(全国卷)中的考查特点[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5期
  • 魏明贵1,苗莹莹2,徐泓3(昆山市开发区青阳港学校;宣城市奋飞中学;宣城市教研室).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实践与反思——以“肥皂水鉴别软硬水再探究”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5期
  • 杨青山1,叶漫1,孙序琼2(贵阳乐湾国际实验学校;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基于问题-探究-建构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以探究沉淀生成的本质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5期
  • 卓峻峭1,莫尊理2(重庆市南开中学校;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文献阅读在化学竞赛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5期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