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邵凌霞1,刘馨秋2,房婉萍3(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系).蔡襄《茶录》的特点及其呈现的宋代茶文化生活特征[J].农业考古,2022,第2期
  • 竺济法(宁波东亚茶文化研究中心).陆羽与灵隐寺之因缘述论[J].农业考古,2022,第2期
  • 张聪(海南省博物馆).论华光礁I号沉船出水茶器与宋代茶叶海外贸易之关系[J].农业考古,2022,第2期
  • 何道明1,2,潘世东3(汉江师范学院汉水文化研究基地;汉江师范学院文学院;汉江师范学院).承袭与流变:清代汉水流域方志中的茶俗文化[J].农业考古,2022,第2期
  • 沈冬梅(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新考古学视野下的茶叶文明起源研究[J].农业考古,2022,第2期
  • 郭孟良(中原大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晚明茶叶流通与管理的个案研究 ——以湖南安化茶为例[J].农业考古,2022,第2期
  • 颜燕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物性与品格:宋代饮茶实践中的文化秩序[J].农业考古,2022,第2期
  • 张国栋(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论《金瓶梅词话》中的茶类书写及吃茶行为的叙事功能[J].农业考古,2022,第2期
  • 包树芳(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近代茶馆的三维解读[J].农业考古,2022,第2期
  • 宫珏(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英属印度阿萨姆茶叶劳工的雇用问题研究[J].农业考古,2022,第2期
  • 戴方晨(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河红茶起源考[J].农业考古,2022,第2期
  • 周翠英,苏美娟(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茶汤”考[J].农业考古,2022,第2期
  • 闫茂华(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钱载《萚石斋诗文集》茶事考[J].农业考古,2022,第2期
  • 刘振宇(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研究所).北宋茶场探析[J].农业考古,2022,第2期
  • 刘术(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库全书总目》茶书提要献疑[J].农业考古,2022,第2期
  • 刘朴兵(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覃怀文化研究院).略论《西游记》中的茶文化[J].农业考古,2022,第2期
  • (浙江大学艺术考古学院).《两宋茶诗词与茶道》出版[J].农业考古,2022,第2期
  • 杨晔(海南大学法学院).传统中国乡村社会的纠纷解决模式及其启示[J].农业考古,2022,第1期
  • 胡泽学,付娟(中国农业博物馆).农耕文化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长盛不衰之原因阐释[J].农业考古,2022,第1期
  • 王彬(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宁王朱权的“农道兼修”思想 ——以《臞仙神隐》为中心[J].农业考古,2022,第1期
  • 李维钰1,程森2(西安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晋冀鲁豫边区植树造林运动述论[J].农业考古,2022,第1期
  • 朱丽(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学视野下北方鲜卑族图腾崇拜演变及现代价值分析[J].农业考古,2022,第1期
  • 汤苑芳(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民族学院).分异与突破:明清岭南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农业交流[J].农业考古,2022,第1期
  • 衡宗亮(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乾隆年间伊犁蝗灾与政府应对[J].农业考古,2022,第1期
  • 李秋芳(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明代华北平原的粟谷种植及其在粮食种植结构中的地位[J].农业考古,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共有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