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娜1,丁品2(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文化晚期侧扁足鼎及相关问题[J].东南文化,2022,第3期
-
肖波(武汉大学国家文物财政政策研究基地).虚拟世界的文明力量:文化遗产牵手元宇宙的三重维度[J].东南文化,2022,第3期
-
张小朋(南京博物院).审慎观察技术概念的跳跃发展——略谈"元宇宙"在博物馆的应用[J].东南文化,2022,第3期
-
王开(中国国家博物馆科研管理处).元宇宙与博物馆数字文创藏品[J].东南文化,2022,第3期
-
李荔(南京博物院文化创意部).浅谈博物馆数字藏品的开发与价值[J].东南文化,2022,第3期
-
柴秋霞(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元宇宙视域下博物馆数字化转型的趋向与路径[J].东南文化,2022,第3期
-
周虹霞(中国国家博物馆信息技术部).元宇宙与博物馆"云展览"的思考[J].东南文化,2022,第3期
-
姚菲(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元宇宙与博物馆:数字文创的实践与思考[J].东南文化,2022,第3期
-
顾振清(广州美术学院).加密数字藏品、脱域艺术与元宇宙场景[J].东南文化,2022,第3期
-
谭珊珊(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图文信息中心).数字孪生打开博物馆数字化转型新宇宙[J].东南文化,2022,第3期
-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浙江湖州昆山遗址2014-2015年考古发掘及周边调查简报[J].东南文化,2022,第3期
-
刘健(上海博物馆信息中心).因风借势上青云——元宇宙热潮下的博物馆[J].东南文化,2022,第3期
-
岳小莉(中国民族博物馆信息中心).元宇宙语境下博物馆数字化发展的新视角[J].东南文化,2022,第3期
-
何也(湖南省博物馆.数据中心).“探索,思考,展望:元宇宙与博物馆”学人笔谈·元宇宙浪潮中的博物馆:理性对待、乐观展望,在实践中扎实前行[J].东南文化,2022,第3期
-
(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常设展览”荣获“第十九届(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精品奖”[J].东南文化,2022,第3期
-
(南京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举行“刘叙杰先生藏书捐赠仪式”[J].东南文化,2022,第3期
-
(南京博物院).感受“博物馆的力量”——“国际博物馆日”江苏主会场系列活动启动[J].东南文化,2022,第3期
-
《东南文化》编辑部.勘误声明[J].东南文化,2022,第3期
-
(江苏省考古学会秘书处).2021年度江苏省考古学会年会暨重要考古发现汇报会顺利举行[J].东南文化,2022,第3期
-
(《东南文化》编辑部).《东南文化》征稿启事[J].东南文化,2022,第3期
-
宁传林1,徐剑1,姚凯琳1,高家霖2(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法国阳狮集团中国区总部).数字媒体时代下博物馆的交互体验设计与知识传播 ——以荷兰WonderKamers 2.0和MicroPia为例[J].东南文化,2022,第2期
-
吕建昌(上海大学历史系).多学科视域下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路径研究框架[J].东南文化,2022,第2期
-
李永乐,杨剑桥,肖蕾,华桂宏(江苏师范大学).博物馆观众场所依恋影响因素与形成机理研究 ——以南京博物院为例[J].东南文化,2022,第2期
-
曹福然1,马雨墨2(浙大城市学院京杭大运河文化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工业遗产话语变迁的背景历程、话语特质及文化条件分析[J].东南文化,2022,第2期
-
白松强1,陈艳2(湖北民族大学鄂西生态文化旅游研究中心.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湖北恩施;宁波财经学院人文学院).中国语境下的“工业遗产”概念内涵刍议 ——兼议中日对Industrial Heritage的不同译介[J].东南文化,2022,第2期
-
付龙腾(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孙吴陵墓制度新探[J].东南文化,2022,第2期
-
苗岭(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情感化设计在博物馆新媒体展示中的应用研究[J].东南文化,2022,第2期
-
刘述孟(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试论南朝墓葬装饰的“建康模式”[J].东南文化,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