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瑀1,王正涛1,李夫鹏1,超能芳2(武汉大学测绘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内部多尺度成像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联合GRACE、Swarm、GRACE-FO卫星观测确定格陵兰岛冰盖质量时空变化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7期
-
张伟1,2,石汉青1,姜祝辉3,杨平吕1,常舒捷1,项杰1,买彦博1(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地理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合成孔径雷达风场反演变分方案评估[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7期
-
任舒波1,韩同城1,2,符力耘1,2,颜韩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压力对含裂缝岩石各向异性速度的影响[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7期
-
汪海洪1,2,罗佳1,2,褚永海1,2(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武汉大学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偶极子模型的潜航器异常重力场及探测平台需求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7期
-
郑拓1,2,3,石玉燕4,丁志峰5,常利军5,张玲4,范小平1(南京工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河北省地震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20年济南ML4.4地震前后近场S波分裂变化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7期
-
徐嘉亮1,张冰1,王维红1,石颖1,包培楠1,谢俊法2(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基于AVO正演模拟的自由表面多次波压制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7期
-
罗钧1,左可桢1,2,赵翠萍1(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20年6月26日于田MS6.4地震震源区震源机制解及发震构造[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7期
-
郝卫峰1,叶茂2,鄢建国2,李斐1,2(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月球和地球正常重力特征差异及成因探讨[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7期
-
王之洋1,2,3,李幼铭4,2,3,陈朝蒲1,2,3,白文磊1,2,3(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高铁地震学联合研究组;非对称性弹性波动方程联合研究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基于二阶应变梯度理论的弹性波数值模拟[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7期
-
曹卫平1,2,黄旭日1,2,姚海1,胡叶正1,2,徐云贵1,2,唐静1,2(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系统记录的交通噪声的干涉处理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7期
-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行星物理专业委员会行星科学大会组委会).2021年全国行星科学大会纪要[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7期
-
董新桐1,2,李月2,刘飞3,冯黔堃2,钟铁4(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东北电力大学通信工程系).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井中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地震数据随机噪声压制新技术[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7期
-
张逸伦1,喻志超2,胡天跃1,何川1(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深圳云计算中心)).基于U-Net的井中多道联合微地震震相识别和初至拾取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6期
-
朱伟1,2,赵峦啸3,4,王一戎3,4(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数字岩心宽频带动态应力应变模拟方法及其对含裂隙致密岩石频散和衰减特征的表征[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6期
-
韩振宇1,高学杰2,徐影1(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多区域模式集合的东亚陆地区域的平均和极端降水未来预估[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6期
-
张盼1,2,邓少贵1,2,胡旭飞3,王磊1,2,王正楷1,2,袁习勇1,2,蔡联云1,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功能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石油学院).超深随钻方位电磁波测井探测特性及参数敏感性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6期
-
李富珍1,任天翔2,池顺良3,张怀1,石耀霖1(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深部探测中心;鹤壁市地震局).基于钻孔应变观测资料分析远震造成的动态库仑应力变化[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6期
-
王乐洋1,2,李志强1(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学院;山东建筑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震源参数反演及精度评定的Bootstrap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6期
-
包培楠1,王孝2,谢俊法2,王维红3,石颖4,5,徐嘉亮1,杨育臣6(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东北石油大学环渤海能源研究院;东北石油大学非常规油气研究院;“陆相页岩油气成藏及高效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密苏里科技大学).基于迭代反演的层间多次波压制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6期
-
高天扬1,丁志峰1,2,王兴臣1,2,姜磊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震源物理重点实验室).利用接收函数、面波频散和ZH振幅比联合反演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6期
-
张怀惠1,张志诚1,李建锋2,3,唐建洲1(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东北缘中新生代构造演化:来自磷灰石和锆石裂变径迹的证据[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6期
-
喻国1,2,肖骑彬1,2,李满1,2(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地电磁二维各向异性反演及其在青藏高原北部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6期
-
王春琴1,2,3,张贤国1,2,3,沈国红1,2,3,张珅毅1,2,3,张效信4,黄聪4,李兴冀5(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天基空间环境探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空间环境态势感知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2015年辐射带电子动态FY-3B卫星实测结果[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6期
-
王洪华1,2,龚俊波1,梁值欢1,张智1,徐涛2,3(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基于电磁波衰减补偿的探地雷达三维逆时偏移成像[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6期
-
程小平1,2,费建芳1,李湘成1,黄小刚1,杨雯1(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中国气象科学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台风双眼墙形成及眼墙替换过程的研究进展[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6期
-
石耀霖1,尹迪1,任天翔2,邱泽华3,池顺良4(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鹤壁市地震局).首次直接观测到与理论预测一致的同震静态应力偏量变化 ——2016年4月7日山西原平ML4.7地震的钻孔应变观测[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6期
-
刘文潇1,李春峰1,2,朱塽1,陆哲哲1,吴招才3(浙江大学海洋科学系;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西太平洋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的空间分布与控制因素[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