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小泉,刘超然,王宁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糖尿病患者正中神经的超声评估[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3期
  • 李梅欣1,2,郑欣1,2,史文丽1,2,刘志青1,2,何静杰1,3(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临床营养科;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康复科).慢性病患者参与药物临床试验意愿的影响因素:医学伦理观念调查[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3期
  • 邢然然,戴勇,黄怀(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康复二科).床旁超声在重症患者肺康复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2期
  • 袁玮1,聂姗1,贾楠1,郑志昌2,王浩彦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呼吸内科;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心脏内科).运动康复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2期
  • 汪睿清1,王红1,2,戴燕红1,黄颖安1(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暨南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基于双流语言模型白质纤维在失语症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2期
  • 安丙辰,郑洁皎,周甜甜,汤雨婷,连洁(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康复医学科).髋关节肌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短期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2期
  • 艾坤,许明,刘琼,邓石峰,刘继生,祁芳,易细芹,瞿启睿,张泓(湖南中医药大学).电针对骶上脊髓损伤后逼尿肌亢进大鼠逼尿肌中环腺苷酸和蛋白激酶A含量及肌球蛋白轻链激酶磷酸化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2期
  • 黄武杰,刘红,李雅萍,江征(福建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中医骨伤及运动康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疼痛缓解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步态特征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2期
  • 谢杨1,2,陈振波1,2,杨吉刚3(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影像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核医学科).肾小球滤过率评估公式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2期
  • 康海琼1,2,周红俊1,2,卫波1,2,王一吉1,2,刘根林1,2,刘志忠1,2,郑樱1,2,郝春霞1,2,张缨1,2,逯晓蕾1,2,袁媛1,2,蒙倩茹1,2(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135例脊髓损伤患者骨代谢标志物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2期
  • 卫波1,2,刘根林1,2,孙薇1,2,汪林依1,2,郑樱1,2,郝春霞1,2,张缨1,2,王一吉1,2,康海琼1,2,逯晓蕾1,2,袁媛1,2,蒙倩茹1,2,周红俊1,2(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髓损伤康复科).脊髓损伤患者间歇导尿过程中自主神经反射障碍的影响因素[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2期
  • 李向哲1,丁洁2,王庆华3,董传明4,王彤5,吴勤峰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科技城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南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南通大学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减重平板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及脊髓后角谷氨酸脱羧酶-65/67表达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2期
  • 魏嵩1,高峰2,刘俊1,李建军1,3,4,5(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中国康复科学所;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神经损伤与修复研究所;北京市神经损伤与康复重点实验室).脊髓损伤后居家康复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2期
  • 高明明1,2,何泽佳1,2,恽晓萍1,2,龙舟3,4,王成3,4,王向东5(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康复评定科;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数字经济产业研究院;洛阳中科信息产业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Gaitboter与Noraxon步态分析系统时空参数的一致性比较[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2期
  • 丁若溪,程云飞,郑晓瑛(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我国精神残疾儿童卫生服务利用与需求状况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2期
  • 马婷婷1,2,张皓1,3(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儿童物理疗法科;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康复科).下肢康复机器人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步行移动功能的物理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2期
  • 周罗治非,夏晓胜,王梓力(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肩关节后脱位并发反Hill-Sacks损伤术后居家康复训练个案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2期
  • 孟丽君1,2,吴世彩1,2(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践行康复伦理促进康复事业发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2期
  • 黄娜,张慧鑫,任浩,郭昱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虚拟无痛病房对开颅手术后患者疼痛管理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2期
  • 吴世彩(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医学的伦理性设定及其实践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2期
  • 徐志莉1,袁媛2,赵俊英3(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皮肤科;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髓损伤康复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脊髓损伤患者皮肤病情况回顾性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2期
  • 孙维1,雷红2,景玮祎1,张振东1,黄炎1(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骨科;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改良版康复程序在镜下Latarjet手术后的应用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2期
  • 魏莉莉,刘海(中国康复医学会循证康复医学工作委员会;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中国康复科学所康复信息研究所;兰州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陕西省康复医院;甘肃省循证康复医学研究中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康复循证实践指南[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1期
  • 王翔宇1,董青2,董双双2,蔡增林3(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附属连云港市东方医院康复科;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苏州科技城医院神经内科).八段锦联合平衡训练改善帕金森病运动和非运动症状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1期
  • 凌晴1,胡世红1,王田尧2,周亚飞1,林丽萍2(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复医学科;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放射科).镜像疗法促进脑卒中上肢功能恢复和皮质脊髓束重塑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1期
  • 朱玲玲1,常红2,蔡卫新3,宋海庆2,朱以诚4,绳宇5(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对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老年患者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1期
  • 陈喆思1,刘建成1,赵小华1,郑重2,柏玲1,杨丹1,王文春1(西部战区总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电针促进经颅磁刺激治疗意识障碍效果的失匹配负波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1期
  • 钟连超1,魏鸿瞻2,董心3,彭晓静4,郑洁皎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上海体育学院;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步态适应性训练在脑卒中康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1期
  • 王娜娜,杜小正,何文洁,张馨予,郑欣,李梦莘(甘肃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Notch信号通路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