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李伯华1,2,3,李珍1,2,刘沛林1,2,3,窦银娣1,3(湖南省人居环境学研究基地;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湘江流域传统村落景观基因变异及其分异规律[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2期
  • 严小燕1,2,祁新华1,2,潘颖1,2,李亚桐1,2(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贫困退出背景下返贫脆弱性评价——融合区域与个体的新视角[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2期
  • 黄磊1,2,3,吴传清3,4(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西部非公经济发展与扶贫反哺协同创新中心;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长江经济带污染密集型产业集聚时空特征及其绿色经济效应[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2期
  • 王娅1,刘洋2,3,周立华2,3(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祁连山北麓生态移民的生计风险与应对策略选择——以武威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2期
  • 尹君锋,石培基,张韦萍,才文顺,李昕阳,李雅丽(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农业农村创新发展评价及空间格局——以甘肃省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2期
  • 王红瑞1,2,赵伟静1,2,邓彩云1,2,闫佳伟1,2(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城市水循环与海绵城市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若干问题解析[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2期
  • 孙才志1,2,魏亚琼3,赵良仕1,2(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辽宁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干旱区水—能源—粮食纽带系统协同演化——以中国西北地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2期
  • 刘春卉1,聂文静1,赵晓彤2,沈维志3(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信息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承包地处置方式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基于社会融入视角[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2期
  • 杨建辉1,杨伦2(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农产品质量安全内部协调度和耦合度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2期
  • 董又铭1,2,郭炎1,2,李志刚1,2,林赛南1,2(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湖北省人居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江经济带乡村性的时空分异格局及驱动机制[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2期
  • 陈志刚1,2,姚娟1(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玉林师范学院商学院).环境规制、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资本利用的空间关系——以北部湾经济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2期
  • 邵庆龙1,李默2,3,康鹏4,郭海男1(深圳大学管理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新南威尔士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可持续发展评估的新方法:“甜甜圈”理论的中国案例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2期
  • 黄睿1,2,黄震方2,靳诚2,徐菁3(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晓庄学院旅游与社会管理学院).国内大循环背景下国内旅游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化与影响因素——以江苏省县域尺度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2期
  • 谭雪兰,王振凯,余航菱,安悦,蒋凌霄,罗家欣,任辉(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基于农户视角的脱贫类型划分与路径研究——以新晃侗族自治县84个出列村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2期
  • 姚林林1,2,3,周宏飞1,2,闫英杰1,2,3(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实验站;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亚水热资源匹配特征及敏感性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2期
  • 李裕瑞1,2,3,曹丽哲1,2,王鹏艳4,常贵蒋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振兴[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1期
  • 李博1,秦欢1,孙威2,3(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产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互动关系——基于中国116个地级资源型城市的实证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1期
  • 宋马林,崔连标,周远翔(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中国自然资源管理体制与制度:现状、问题及展望[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1期
  • 李寒冰1,2,金晓斌1,2,3,吴可4,韩博1,2,孙瑞1,2,姜国栋4,周寅康1,2,3(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自然资源部海岸带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土地开发技术工程中心;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土地利用系统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力评价:方法与实证[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1期
  • 吴英迪,蒙吉军(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自然资源生态服务重要性评价与空间格局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1期
  • 孙阳1,王佳韡1,2,伍世代1,2(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近35年中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脉络、热点及展望[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1期
  • 李鹏辉,张茹倩,徐丽萍(石河子大学理学院).基于生态足迹的土地资源资产负债核算[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1期
  • 刘宇峰1,原志华2,郭玲霞1,封建民1,孔伟3,党晨萌1(咸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历史文化学院;咸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北北方学院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陕西省城市绿色增长水平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解析[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1期
  • 朱江,张国杰,姚江春(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基于逻辑框架法的自然资源用途管制路径与方法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1期
  • 方叶林1,黄震方2,李经龙1,程雪兰1,苏雪晴1(安徽大学商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市域旅游流网络结构空间分异及其效应研究——基于携程旅行网的大数据挖掘[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1期
  • 张玉1,2,3,王介勇1,2,刘彦随1,2,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基于文献荟萃分析方法的中国空心村整治潜力与模式[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1期
  • 赵多平1,2,赵伟佚1,撒小龙1,曹兰州1,田伟荣1(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宁夏大学法学院).宁夏生态移民社区生活空间融合与重构的影响因素及机理——以宁夏闽宁镇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1期
  • 田成诗,张亚兵(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中国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与能源效率关系[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1期
  • 侯学博,余国新,李先东(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风险规避、非牧用途使用与牧户草原流转行为[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