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周莉,范天汝(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经济形象的全球塑造及其现实影响* ——基于70 个中国主要贸易国的实证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田少煦1,夏文英2(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数字媒介环境下动画影像的色彩情感及色彩设计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赵乔(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乔纳森·克拉里“注意力技术”思想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段鹏1,2,王一淳3(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国际传播视阈下的“一带一路”意义建构与在地化接受* ——基于伊通社“丝路观”(1996—2022)的批判性话语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孙作顶1,2,刘海江3(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聊城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聊城大学法学院).中国慈善文化现代化内涵及其国际传播策略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钟智锦,易德发(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什么在影响中国游戏行业发展:政策与媒体的视角[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田秋生1,2,罗琼1(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州大学粤港澳传媒研究中心).解放战争时期党在香港领导的言论斗争* ——夏衍《蜗楼随笔》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刘洋1,董与思2(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清末广学会对华文化传播活动由盛转衰的内在理路探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廖圣清1,2,舒瑾涵1(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云南大学新闻学院).标题效价对新媒体平台新闻分享的影响[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邹欣(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计算传播系).“意义共同体”建构:社交平台中主流媒体新闻从业者生产行为模式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马梅(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数字媒介时代涉农纪实影像的记忆保存与文化弥合[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刘振东1,2,宋巧丽3(河北大学燕赵文化高等研究院;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电视剧对外传播的“伦理同心圆”表意机制与实践成效* ——基于十国问卷的实证考察[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赵洁(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交媒体“个体传播逻辑”与国家形象塑造间的张力[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吴琳琳1,杨晨伟2(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产品、文本与空间: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的三重勾连[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禹建强,解晴晴(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体弱化与公共重塑:对微博平台孟晚舟归国事件的社会网络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王志,张翼鹏(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科体系建设的三个理论路向[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曹漪那(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外二系).商业模式叠加下网络游戏价值的蜕变及成因[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许静波(苏州大学传媒学院).媒介管理媒介化视角下近代上海广播的技术管理[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雷霞1,2,李云帆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老年群体的谣言认知不协调及其纠偏机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陈忆澄(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论中国网络文学向传媒艺术改编的感官机制 ——视觉与听觉的角力[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王袁欣1,刘德寰2(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接触与采纳:基于人工智能早期体验者的创新扩散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李琦,闫志成(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物质性视域下博物馆空间文本的视觉修辞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周裕琼,张梦园(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未知死,焉知生:过程性视角下的死亡与传播∗[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喻国明1,2,刘彧晗1(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传播创新与未来媒介实验平台).从信息竞争到认知竞争:策略性传播范式全新转型∗ ——基于元传播视角的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杨航(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人—物—间性:多物种民族志的意涵、演进与对话传播学∗[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昝小娜(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短视频供求索交的自组织机制与模型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安涛1,梁志远2(江苏师范大学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我国儿童三道互联网鸿沟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张昆1,2,3,刘爽3(大数据与国家传播战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南非公众的中国形象认知:基于“寰球民意指数”(2020)的实证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张林,许寒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环境设计系).媒介景观与虚实共构空间:光环境艺术范式演进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共有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