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迪,郭进京,于美娜,宫恩麟,常西玲,常璐璐(天津城建大学地质与测绘学院).西秦岭北缘上新统木梯寺砾岩成因——兼论青藏高原东北缘隆升[J].沉积学报,2023,第2期
-
张鸿禹1,杨文涛1,2(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原经济区煤层(页岩)气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陆相细粒沉积岩与古土壤深时气候分析方法综述[J].沉积学报,2023,第2期
-
路淑毅1,2,杨斌3,4,5,李胜荣1,宋香锁3,4,5,杜圣贤3,4,5,高建飞6,张尚坤3,4,5,李明慧2,张伟林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自然资源部金矿成矿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金属矿产成矿地质过程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鲁西南单县盆地钻孔记录的古近纪环境变化[J].沉积学报,2023,第2期
-
朱光有,王萌(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原油中痕量金属卟啉分子组成分析新方法[J].沉积学报,2023,第2期
-
刘警阳1,刘宗堡1,曹兰柱2,刘性全3,胡赛寅1,潘国辉3,刘芳4(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八采油厂;东北石油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松花江干流中下游河型转化控制因素研究[J].沉积学报,2023,第2期
-
屈童1,2,高岗1,2,徐新德3,黄志龙1,2,甘军3,梁刚3,游君君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三角洲—浅海沉积体系陆源有机质沉积模拟实验研究——以琼东南盆地崖南凹陷崖城组为例[J].沉积学报,2023,第2期
-
张世铭1,2,张小军1,2,张婷静1,2,朱军3,郑永仙3,易定红1,2,霍鹏4,伏珏蓉1,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藏描述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细粒碎屑岩储层基本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以柴西茫崖地区新生代为例[J].沉积学报,2023,第2期
-
朱志立1,2,3,李美俊1,2,4,李佳阳4,祁灵5,刘晓强6,韩秋雅4,路清华1,2,3,马媛媛1,2,3,冷筠滢1,2,3(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四川轻化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沉积有机质中苯基菲成熟度参数及其化学机理——基于地球化学数据和量子化学计算[J].沉积学报,2023,第2期
-
张响响,陶士振,朱如凯,柳少波,公言杰(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成岩作用对致密油储层分布的影响——以松南让字井斜坡带扶余油层为例[J].沉积学报,2023,第2期
-
赵伟光1,陈磊2,陈军林3(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内蒙古霍各乞宝音图群大理岩古沉积环境研究[J].沉积学报,2023,第2期
-
客昆1,秦建华1,牟必鑫2,陈杨2,魏洪刚2,周家云1,龚大兴1,赖杨1,赵安坤3,刘治成4,客达5(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四川省煤田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四川省国土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西昌盆地白果湾组泥页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沉积学报,2023,第2期
-
赵晓明1,2,刘飞1,葛家旺1,2,冯潇飞1,Massine Bouchakour1,张喜1,2,张文彪3,杨宝泉4,杨莉4(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天然气地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海洋石油国际有限公司).深水水道沉积构型单元分级与结构样式[J].沉积学报,2023,第1期
-
朱筱敏1,陈贺贺2,谈明轩3,李顺利4,秦祎5,杨棵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河海大学海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从太平洋到喜马拉雅的沉积学新航程 ——21 届国际沉积学大会研究热点分析[J].沉积学报,2023,第1期
-
王小军1,宋永2,郭旭光2,常秋生2,孔玉华2,郑孟林2,秦志军2,阳孝法3(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陆相咸化湖盆细粒沉积岩分类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沉积学报,2023,第1期
-
贾永斌1,2,于文修1,温汉捷2,3,罗重光2,杨光树1,杨洋2,崔燚4(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滇中盆地南缘富锂黏土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初探[J].沉积学报,2023,第1期
-
谷一凡1,2,蔡光银1,2,李树新3,蒋裕强1,2,邱振4,孙莎莎4,付永红1,2(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石油非常规重点实验室储层评价实验室;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不同岩相海陆过渡相页岩孔隙结构及控制因素 ——以鄂东缘地区山西组山
亚段为例[J].沉积学报,2023,第1期
-
金院1,2,汪勇1,2,胡洁1,2,韩瑞超1,2,项超生3(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江淮流域地表过程与区域响应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理工大学空间信息与测绘工程学院).升金湖沉积物1000 年以来的元素地球化学记录及其水文意义[J].沉积学报,2023,第1期
-
马欣璐,薛积彬,宋德卓,钟巍(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近4 万年来雷州半岛北部地区汞沉积及其影响机制[J].沉积学报,2023,第1期
-
龚承林1,2,朱一杰2,邵大力3,郭荣涛4,戈道瑶2,丁梁波3,齐昆2,马红霞3(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海底扇规模优质储集体的分布模式与成因分析 ——以上新世—更新世孟加拉扇为例[J].沉积学报,2023,第1期
-
李华1,何明薇2,邱春光3,王英民4,何幼斌1,徐艳霞1,何瑞武5(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中海油国际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深水等深流与重力流交互作用沉积(2000—2022 年)研究进展[J].沉积学报,2023,第1期
-
岳翀1,2,赵晓明1,2,葛家旺1,2,马畅1,2,廖晋3,4,宋鹏3,4,方小宇4,范廷恩5(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天然气地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琼东南盆地莺歌海组陆架边缘轨迹演化及主控因素[J].沉积学报,2023,第1期
-
吴小力1,李荣西1,李小刚2,赵帮胜1,刘福田1,覃小丽1,赵迪1,刘齐1,张艳妮1(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青藏高原东北缘宁南盆地晚古近纪气候变化及其驱动机制[J].沉积学报,2023,第1期
-
王光绪1,吴伟1,李全1,周永胜1,梁诗琴1,刘惟庆1,冯阵东2(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新西兰深水Taranaki 盆地中新统深水水道迁移及沉积演化[J].沉积学报,2023,第1期
-
左景勋1,朱学剑2,陈泳霖1,翟文建1(河南省地质调查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华北寒武纪苗岭世晚期δ13C 演化及生态环境特征[J].沉积学报,2023,第1期
-
张振球1,2,张伟宏3,刘树双1,翟秀敏1,邵庆丰1(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石笋记录的中晚全新世东亚夏季风变化[J].沉积学报,2023,第1期
-
钟广法(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超临界浊流之地貌动力学和沉积特征[J].沉积学报,2023,第1期
-
付广,于桐(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断裂附近源断砂空间配置油气运聚有利部位预测方法及其应用[J].沉积学报,2023,第1期
-
吴高奎1,张忠民1,陈华2,郭荣涛1,孔凡军1,宫越1,徐海1,张德民1(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下刚果盆地中新统重力流沉积演化及控制因素[J].沉积学报,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