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爽,徐怡芳(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基于城乡融合的科创城市与特色小镇协同发展路径研究——以环巢湖地区为例[J].小城镇建设,2023,第2期
-
肖张荣1,张榕珊2,张俊杰1(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文献计量分析国外农村社区空间治理的研究进展[J].小城镇建设,2023,第2期
-
段德罡1,2,李凯欣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陕西省村镇建设研究中心).人地关系视角下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公服设施布局优化探析——以陕西子洲县为例[J].小城镇建设,2023,第2期
-
刘双,朱铨,王向彬(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十四五”规划背景下浙江省“未来乡村”建设路径研究——以浙江省文成县为例[J].小城镇建设,2023,第2期
-
黄勇,方劲松(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基于企业流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研究——以重庆市涪陵区为例[J].小城镇建设,2023,第2期
-
刘晓君,谢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基于双参照点的绿色宜居村镇建设项目运维效果评价研究[J].小城镇建设,2023,第2期
-
黄经南1,朱志宏2,周俊3(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湖北省人居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武汉大学数字城市研究中心).多维度分阶段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研究——以广西合山市为例[J].小城镇建设,2023,第2期
-
郭培1,初冠廷2,张洵2(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二所;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小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分院).新时期发达地区镇村布局规划优化方法探索——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J].小城镇建设,2023,第2期
-
徐语遥1,翟辉2(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开发规划研究院二所;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基于大数据的历史文化名城业态多样性与城市活力关联性研究——以建水古城为例[J].小城镇建设,2023,第2期
-
张屹然,马婷婷(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水北调水源地乡村产业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丹江口库区十堰段为例[J].小城镇建设,2023,第2期
-
江浩波1,胡一诺2,蔡靓2(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设计研究院).基于上海市沈杨村的大都市近郊乡村道路建设思考[J].小城镇建设,2023,第2期
-
王明田(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乡村人口总量和结构变化[J].小城镇建设,2023,第2期
-
郭松1,佟旭2,张振龙3(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乡规划系).苏州市乡村地区公厕服务水平评价及布局优化研究[J].小城镇建设,2023,第2期
-
刘建阳1,谭春华2,钟嵘1,王超君1(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规划设计二部;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行业引导与基层自治相结合的乡村景观风貌治理体系建构探索[J].小城镇建设,2023,第2期
-
(《小城镇建设》编辑部).声明[J].小城镇建设,2023,第2期
-
杨柳1,谢心意2,徐梓雅2(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特色村镇地区空间基因识别、表达与演进过程初探——以川东平行岭谷明月山脉河源台地区为例[J].小城镇建设,2023,第1期
-
朱小卉1,李海涛2,赵书1,胡雪峰1,程俊杰1(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四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基于空间基因的中国特色村镇空间基因传承与规划设计导控体系初探——以鲁南尼山丘陵西南麓地区为例[J].小城镇建设,2023,第1期
-
刘佳,李彩林1,肖云1,2(湖南省建筑设计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建筑设计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城市规划研究设计院).特色村镇空间基因识别及机制解析——以湘西山地苗族村镇为例[J].小城镇建设,2023,第1期
-
李旭1,李放2,张友成3,陈欣婧3(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六盘水市自然资源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自然资源保护科;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巴渝乡村聚落空间特征分析与基因识别[J].小城镇建设,2023,第1期
-
薛雯露,武前波(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多功能演化视角下乡村韧性的作用机制与治理路径探讨[J].小城镇建设,2023,第1期
-
赵之枫1,齐旭霞2(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城乡规划系;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多元主体共建下传统村落保护性发展策略研究——以吕家村为例[J].小城镇建设,2023,第1期
-
陶岸君,张勇,詹钰鸿(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视域视角下乡村景观特色的形式构成与类型区划[J].小城镇建设,2023,第1期
-
高舒琦,董炫旻,伍霖芳,徐欣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北方平原洼淀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演变规律研究——以白洋淀地区特色村落为例[J].小城镇建设,2023,第1期
-
周文竹1,徐晗婧2,牛琳2,王越2(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规划系;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多要素影响下大尺度乡村地区历史演进规律探究——以南太湖特色村庄带为例[J].小城镇建设,2023,第1期
-
欧阳文,李美艳(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视角下近20年中国传统村落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数据可视化的分析[J].小城镇建设,2023,第1期
-
段进(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中国科学院).涓涓细流,积成江河:特色村镇空间基因研究的探索与展望[J].小城镇建设,2023,第1期
-
张爱华.中国建设科技集团成立70周年学术交流大会“和美乡村”论坛专家发言集锦[J].小城镇建设,2023,第1期
-
陈冰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后疫情时代下的城乡互动型健康城市探究[J].小城镇建设,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