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艳,李盼飞,胡素敏(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从治未病角度探讨放疗致肠道辐射损伤的防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张宇,贾春华(北京中医药大学).隐喻视域下的《圣济总录》符禁疗法[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朱文雄1,袁轶峰1,彭涛1,张熙2,刘涛1,李博1,陈其华1(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益气活血消癥方干预TFF/Wnt信号通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周雨玫1,刘雁峰1,申萌萌2,孙之迪1,郑涵予1,郑志博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二补助育改良方对高龄小鼠子宫内膜形态学及氧化应激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高洁1,刘美志1,邱军辉2,孙杜桑1,沙雯君1,雷涛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内分泌科;安徽医科大学).白藜芦醇对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管腔形成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王博1,张莹莹2,王念1,刘琼1,3,王忠1,王永炎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复杂网络控制理论在方剂作用机制研究中的价值[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徐安龙(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试从中西医学的发展思考“阴阳”的哲学与科学内涵 ——解码“阴阳”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睡眠分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睡眠分会;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国民族医药治疗成人失眠的专家共识[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刘雁峰,王铁枫(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述评[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余思邈1,李萍1,李园2,郑浩呈3,王睿林4,李宇航3,丁霞5(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中医肝病科;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脾胃病研究中心).从“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探讨肝硬化的防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王旭,贺娟(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黄帝内经》“脑主神明”与“心主神明”关系探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李亚楠1,汪瑶1,张小蕾1,胡梦妮1,祁玲1,郭磊1,余沛豪2,马骏1(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湖北省中医院).电针对帕金森病小鼠便秘症状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王琦(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基于中国哲学与现代科学视域的中医学气本体论[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周刚(北京中医药大学).从《注解伤寒论》探究脾约[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谢美雯,陈晟,李潇,南梦蝶,栗枭杰,王玥,侯丽(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基于经络学说辨治胃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姬令山,秦合伟,王改风,赵晶(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地黄饮子通过调控miR-34a-5p影响细胞凋亡及炎性反应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机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黄家宓,胡国华,万怡婷,王佳云,谷灿灿,孔珏莹,宋艳华,左玲,陈静(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育肾活血方治疗子宫腺肌病继发性痛经血瘀证的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李嘉鑫,杨宇峰,石岩(辽宁中医药大学).从胆汁酸核受体FXR探讨土壅木郁理论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靖媛1,2,3,4,胡炜圣4,陈谦峰5,许家佗6,李灿东2(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福建省中医健康状态辨识重点实验室;福建省2011中医健康管理协同创新中心;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以状态辨识为核心的中医美容健康管理体系构建思路[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周敏1,2,3,吴黎1,3,谭崇赋1,4,徐旭英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市上地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回阳生肌膏抗小鼠骨髓内皮祖细胞功能损伤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金鑫艳1,陈文辉2,李双蕾2,蒋云霞2,吴瑞杰1,谭思敏1(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阴血不足探讨酸枣仁汤合用百合地黄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机理[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梁立1,齐卓操2,3,杨心玥1,吴媛媛1,薛圣瑜1,刘夫艳2,顾俊菲2,唐德才2(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黄芪莪术联合5-氟尿嘧啶对CT26.WT原位移植瘤小鼠CXCL10/CXCR3轴和CCL3/CCR5轴表达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常富业1,王永炎2(应急总医院中西医结合诊治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浅谈津络学说[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本刊编辑部.致读者、作者[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5 6 7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