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卓萍1,朱艳丽2,齐创3,王聪杰2,高飞4(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与储能运行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锂离子电池组过充燃烧爆炸特性[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8期
  • 尹康涌,陶风波,梁伟,牛志远(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双层结构预制舱式磷酸铁锂储能电站热失控气体爆炸模拟[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8期
  • 许磊1,2,3,刘晓鹏1,3,王勇俞1,2,3(应急管理部沈阳消防研究所;辽宁省火灾防治技术重点实验室;消防与应急救援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全尺寸预制舱式储能柜热失控早期征兆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8期
  • 陈紫莹,丁翔,童庆松,李俊延,黄景瑜(高效电池组件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掺杂技术在锰基层状富锂氧化物正极材料中应用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8期
  • 赵亚文1,2,黄彧1,2,张言茹1,2(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国家能源主动配电网技术研发中心).轨道交通动力锂离子电池安全性测试标准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8期
  • 尹涛1,2,3,贾隆舟1,2,3,常修亮1,2,3,戴作强1,2,3,郑莉莉1,2,3(青岛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岛大学动力集成及储能系统工程技术中心;电动汽车智能化动力集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技术中心(青岛)).软包磷酸铁锂电池高电压浮充后热安全研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8期
  • 霍丽萍1,栾伟玲2,庄子贤2(华东理工大学科技信息研究所;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石化行业动力电池系统与安全重点实验室).锂离子电池储能安全技术的发展态势 ——从全球专利数据分析我国的发展现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8期
  • 蔡兴初1,朱一鸣1,姜可尚2,席旭峰1,张艺超2,林惟实1(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安徽中科久安新能源有限公司).全氟己酮气体灭火系统在磷酸铁锂电池储能预制舱的应用[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8期
  • 肖勇,徐俊(上海电力大学).基于组合赋权与TOPSIS的储能电站电池安全运行风险评价[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8期
  • 王洋,卢旭,张宇新,刘龙(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动力电池热失控排气策略[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8期
  • 李明飞1,饶睦敏1,孙婉妹1,崔树鑫2,陈伟2(广东能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大学空天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多孔介质模化的大容量电池储能热管理系统性能分析方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8期
  • 王青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化学储能安全专刊》——主编寄语[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8期
  • 杨延风1,葛新旗2(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双碳”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研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7期
  • 王俊伟1,任艺2,郭尊3,张岩4(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运城供电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海淀供电公司;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基于综合需求响应和奖惩阶梯型碳交易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7期
  • 刘显茜,孙安梁,田川(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基于仿生翅脉流道冷板的锂离子电池组液冷散热[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7期
  • 元佳宇,李昕光,王文超,付程阔(青岛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考虑质量流量的电池组蛇形冷却结构仿真[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7期
  • 黄鹏1,聂枝根1,陈峥1,舒星1,沈世全1,杨继鹏2,申江卫1(昆明理工大学交通工程学院;云南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基于优化Elman神经网络的锂电池容量预测[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7期
  • 祝庆伟1,俞小莉2,吴启超2,徐一丹2,陈芬放2,黄瑞2(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老化半经验模型[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7期
  • 曾伟1,熊俊杰1,李建林2,马速良2,武亦文2([;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基于权重自适应鲸鱼优化算法的多能系统储能电站最优配置[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7期
  • 裴英伟,张红,王星辉(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可充电锌离子电池电解质的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7期
  • 刘连德1,何江1,周家旭2,李翠萍2,李凯强1,朱星旭2,严干贵2,李军徽2([;内蒙古呼和浩特抽水蓄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含高比例风光发电的电力系统中抽蓄电站的优化控制策略[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7期
  • 韩健民,薛飞宇,梁双印,乔天舒(华北电力大学先进飞轮储能技术研究中心).模糊控制优化下的混合储能系统辅助燃煤机组调频仿真[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7期
  • 张肖洒,王宏源,李振彪,夏志美(湖南工业大学材料与先进制造学院).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电极材料的硫酸化焙烧-水浸新工艺[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7期
  • 杜保存,黄丽娟,雷勇刚,宋翀芳,王飞(太原理工大学).填充床熔盐蓄热器的动态温度与应力特性[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7期
  • 鲁志颖1,江杉1,李全龙1,马可心2,傅腾3,郑志刚3,刘志成4,李淼4,梁永胜4,董知非4(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国家电投东北电力有限公司;中电投东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电投东北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全钒液流电池在充电结束搁置阶段的开路电压变化[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7期
  • 易顺民,谢林柏,彭力(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基于VF-DW-DFN的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预测[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7期
  • 胡旭1,2,江涵1,2,张锐1,2(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全球能源互联网集团有限公司).沙特能源转型及氢能发展展望[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7期
  • 陈龙1,夏权2,任羿2,曹高萍1,邱景义1,张浩1(防化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多物理场耦合下锂离子电池组可靠性研究现状与展望[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7期
  • 徐雄文1,聂阳1,涂健1,许峥2,谢健2,赵新兵2(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普鲁士蓝正极软包钠离子电池的滥用性能[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7期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