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巍(南宁学院交通运输学院).锂电池电动汽车储能系统及控制策略研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7期
-
张青松,包防卫,牛江昊(中国民航大学民航热灾害防控与应急重点实验室).环境压力对锂电池热失控产气及爆炸风险的影响[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7期
-
张佳怡1,2,翁素婷1,3,王兆翔1,2,3,王雪锋1,2,3,4(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石墨负极界面SEI膜与锂离子电池热失控[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7期
-
吴宜琨,何杰,杨乐,宋维力,陈浩森(北京理工大学).锂离子电池多物理场多尺度变形理论模型与计算方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7期
-
郝增辉,刘训良,孟缘,孟楠,温治(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电极界面微观结构对固态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7期
-
陈育新1,杨家沐1,练成1,2,刘洪来1,2(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基于相场模型的锂电池电极浆料稳定涂布窗口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7期
-
陈智伟,张维戈,张珺玮,张言茹(北京交通大学,国家能源主动配电网技术研发中心).基于视觉特征的动力电池组综合健康评估及分筛方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7期
-
管鸿盛,钱诚,徐炳辉,孙博,任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融合自注意力机制与门控循环单元网络的宽工况锂离子电池SOC估计[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7期
-
李淼1,于永利1,吴剑扬2,雷敏1,周恒辉2(北京泰丰先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能量密度磷酸铁锂正极设计[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7期
-
范茂松1,耿萌萌1,赵光金2,杨凯1,王放放2,刘皓1(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基于多频点阻抗的梯次利用电池分选技术研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7期
-
李凌萱1,2,3,王子轩1,2,3,赵辰孜3,张睿4,卢洋3,黄佳琦1,2,陈爱兵5,张强3(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绿色化学反应工程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怀柔实验室;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复合金属锂负极的定量模型新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7期
-
马丽娅,郭宝辉(天津中电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储能模组失效分析及结构优化研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7期
-
张贵萍,闫筱炎,王兵,姚培新,胡昌杰,刘奕哲,李纾黎,薛建军(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寿命循环的磷酸铁锂电池及材料、工艺[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7期
-
周俊玲(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锂离子电池储能产品的电气安全设计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7期
-
张宇波,王有元,黄洞宁,王子懿,陈伟根(重庆大学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变工况条件的锂离子电池寿命退化预测方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7期
-
郝浩淼(清华大学).计算机技术在锂离子电池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7期
-
马敬轩1,宋宇航1,石爽1,吕娜伟1,尹康涌2,王桂荣3,杜开源3,金阳1(郑州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广核新能源河南分公司).基于气压信号突变探测的液冷型磷酸铁锂电池模组热失控预警研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7期
-
刘书琴1,王小燕2,张振东2,段振霞2(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上海理工大学).锂离子电池组液冷式热管理系统的设计及优化[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7期
-
乔荣涵,朱璟,申晓宇,岑官骏,郝峻丰,季洪祥,田孟羽,金周,詹元杰,武怿达,闫勇,贲留斌,俞海龙,刘燕燕,黄学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锂电池百篇论文点评(2023.4.1—2023.5.31)[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7期
-
王宏建1,赖永春1,苏先进1,曾春保2,许林毅2(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在极端运行环境下的新型能源建设项目的解决方案[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7期
-
张浩,张强.新型能源体系中的储能锂电池关键技术[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7期
-
王怡1,陈学兵1,王愿习1,郑杰允1,2,刘啸嵩1,3,李泓1,2(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储能锂离子电池多层级失效机理及分析技术综述[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7期
-
陈雅,范立云,李晶雪,李美斯,徐超,顾远琪(哈尔滨工程大学).二次流蛇形通道锂离子电池散热性能[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6期
-
张家俊1,2,3,李晓琼4,张振涛4,2,郝佳豪4,2,3,郑平洋4,2,3,于泽2,3,杨俊玲4,荆亚楠5,越云凯4,2,3(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北京博睿鼎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博睿鼎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系统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6期
-
孙晓霞1,桂中华1,高梓玉2,3,周冰倩2,3,刘夏2,张新敬2,3,4,郭欢2,3,李文2,3,盛勇2,3,朱阳历2,3,周健1,徐玉杰2,3(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抽水蓄能技术经济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南京未来能源系统研究院).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动态运行特性[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6期
-
刘名瑞,丁凯,王唯,孙进(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基于物理吸附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6期
-
陈树根(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储能领域新专业的高等教育培养模式探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6期
-
刘夏1,2,张新敬2,3,4,5,李笑宇2,3,徐玉杰2,3,徐谦6,陈海生2,3(江苏大学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南京未来能源系统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轻型动力创新研究院;江苏大学能源研究院).压缩空气弹射系统实验与仿真[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6期
-
郭亚威,肖先勇,郑子萱,陈韵竹,陈旭林(四川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综合能源服务商储能业务目标用户主动识别方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6期
-
黄凌锋1,韩东梅2,黄盛1,王拴紧1,肖敏1,孟跃中1(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低碳化学与过程节能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含有机硼的锂离子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