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睿,杨帆,陶健,冯涛(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1+X证书制度下课证融通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 ——以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4期
  • 钟鸣(苏州市职业大学).1+X证书制度下“新工科”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4期
  • 吴进(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1+X证书制度下专业模块课程开发研究 ——以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4期
  • 王立新(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互联网+”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困境对策分析[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4期
  • 崔宝影1,程权成2(辽东学院工程技术学院;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华孚仪表学院).借鉴双元制模式的课程建设探索 ——以“西门子PLC和触摸屏应用技术”课程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4期
  • 金建华,龚玉梅,周瑞丽(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现代学徒制模式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 ——以“机械加工工艺”课程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4期
  • 曾自强(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可视化教学在“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4期
  • 陈超,李敏,杜全斌,王晓侃(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基于“三融四境”人才培养模式的“融课程”探索与实践 ——以高职机电类专业基础课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4期
  • 孔祥华(长春职业技术学校数字媒体教研室).“做中学”教学法在职业院校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以“Excel公式计算的应用”教学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4期
  • 陈慧敏,张静,蔡长运(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可重组工业控制基础训练平台的设计与应用[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4期
  • 徐邦仪(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以赛促教、赛教融通”在“网络营销”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以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4期
  • 陶炳坤,刘美全,李楠,濮霞(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校区).电类专业士官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4期
  • 邓瑾,朱焕桃(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数学课程标准制定的思考与实践[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4期
  • 漆华妹1,2,奎晓燕1,曹丹2,陈卫民3(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中南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湖南城市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六卓越一拔尖” 计划2.0背景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以“数据结构” 课程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3期
  • 彭春华,漆华妹,林立新(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以学科竞赛助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析[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3期
  • 杨维明1,熊琳1,孙斌1,张玮2(湖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北京中科特瑞科技有限公司).大数据时代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3期
  • 王雪艳1,王娟2,朱旭东1,相悦丽1,李莹1,马宝英1(牡丹江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牡丹江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面向能力培养、突出任务驱动” 的应用型高校课程改革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3期
  • 石金晶1,黄端1,奎晓燕1,冯艳艳2,徐洪峰3,施荣华1(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面向新兴交叉学科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 ——以量子信息类课程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3期
  • 黄端1,石金晶1,张玲2,奎晓燕1,施荣华1(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通信类专业“新工科” 建设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3期
  • 单泉1,陈砚1,马廉洁2,毕长波1,张力1,李德震1(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控制工程学院;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教务处).基于科技竞赛的项目与任务相结合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以机械基础类课程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3期
  • 时翔,陈健,周寅(常州工学院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地方应用型高校通信工程专业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探索[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3期
  • 徐利敏(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基于CMMI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管理实证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3期
  • 邓晓衡,沈海澜,陈再良(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新工科” 背景下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3期
  • 江帆,戴杰涛,黄卫清,区嘉洁,吴青凤(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机械原理” 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3期
  • 邸敬,蒋占军,申东(兰州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通信技术课程群创新创业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3期
  • 欧阳卫平,薛彦卓,耿敬,李明伟(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新工科” 建设背景下“四融合一贯通” 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3期
  • 张金焕1,陈祥威1,何岸2(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OBE理念下“单片机原理与嵌入式系统” 课程信息化教学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3期
  • 邓彬,杨琪,罗成高,曾旸,王宏强(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依托太赫兹技术的探测识别新型作战力量人才培养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3期
  • 吴永辉(国防科技大学军事职业教育技术服务中心).基于C/S模式的通用网络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共有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