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颜军1,周思宇2,3,何莉琼3(西南民族大学教师工作部;成都体育学院组织部;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部民族地区相对贫困:现状、困境及治理[J].民族学刊,2022,第2期
  • 杨建春,朱桂芳(贵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贵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民族村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构建[J].民族学刊,2022,第2期
  • 王岚1,唐菁2(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网天府新区供电公司).儒学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影响[J].民族学刊,2022,第2期
  • 陆九天1,肖韶峰2,丘斌1,陈灿平2(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数字技术对少数民族人口就业决策的影响研究——基于CGSS第二期数据的跨族群比较分析[J].民族学刊,2022,第2期
  • 方天建(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的边地逻辑——基于云南省富宁县边境地区汉彝同村共寨现象的考察[J].民族学刊,2022,第2期
  • 范召全1,2,张华志3,刘勇1,2(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南民族研究;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南民族研究院).乡村振兴战略下四川涉藏地区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实现路径研究——基于城乡社区居民社会支持现状的调查分析[J].民族学刊,2022,第2期
  • 刘波(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从九隆神话看藏羌彝走廊龙崇拜的迁播与民族文化的交流[J].民族学刊,2022,第2期
  • 刘俊(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姻亲氏族与匈奴政治体制的嬗变[J].民族学刊,2022,第2期
  • 成燕1,2,赵云3,2(成都师范学院党政办;成都师范学院四川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研究中心;成都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乡村振兴战略下民族地区产业扶贫路径研究——以甘孜道孚为例[J].民族学刊,2022,第2期
  • 王川(四川师范大学).民国初年康区交通建设研究——以尹昌衡康区交通思想为中心[J].民族学刊,2022,第2期
  • 段吉福1,刘英2(西南民族大学哲学学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儒学与彝族哲学文化关系的历史发展[J].民族学刊,2022,第2期
  • 成飞(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嘉庆《四川通志·西域志》内容特色及历史地位[J].民族学刊,2022,第2期
  • 赵心愚,徐晨(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法国汉学家爱德华·沙畹对《西藏图考》资料的重视与利用[J].民族学刊,2022,第2期
  • 杨晓薇(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论中华民族文化的共同性——以白族“礼俗互动”为视角[J].民族学刊,2022,第2期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编委会).《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通知[J].民族学刊,2022,第2期
  • 高永久1,2,刘孝贤1(南开大学民族事务研究中心主任、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南开大学民族事务研究中心工作人员).西部边疆民族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现实价值与优化路径[J].民族学刊,2022,第1期
  • 张颖(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遗产研究中心).当代日本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化归因论 ——兼议我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问题与可能[J].民族学刊,2022,第1期
  • 刘晓红(西南民族大学商学院).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人本价值实现研究[J].民族学刊,2022,第1期
  • 郎玉屏1,2,刘毅3(西南民族大学哲学学院;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西南民族大学教育学与心理学学院).清代西南边疆儒学教化思想形成与影响 ——兼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贡献[J].民族学刊,2022,第1期
  • 杨翰卿1,叶堃2,3(西南民族大学哲学学院;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湖南大学).刘定逌的理学思想与中国少数民族儒学[J].民族学刊,2022,第1期
  • 李涛1,袁晓姣2(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西部边疆中心).外部势力干预下的阿富汗族群冲突特点及影响[J].民族学刊,2022,第1期
  • 何永之(西南民族大学建筑学院).西藏生态宜居建筑环境营造与人居智慧[J].民族学刊,2022,第1期
  • 何雄浪,尹凤茗(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四川绵阳人;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贡献[J].民族学刊,2022,第1期
  • 罗婷婷1,邹煜2,邓雪梅3(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中国移动通讯集团重庆有限公司;西南大学国际学院).SLA谋划:少数民族“脱贫摘帽”户脱贫成果巩固策略[J].民族学刊,2022,第1期
  • 白杨1,2,代显华3(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省大学;成都大学期刊中心).乡村空间的有效衔接 ——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J].民族学刊,2022,第1期
  • 吴明策1,戴永红2(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博士;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海外利益研究院/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研究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阿富汗重建对新疆民族地区安全与发展的影响及应对[J].民族学刊,2022,第1期
  • 高诗怡(浙江绍兴人,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纳若敢啸:足球、族群性与丽江男性气质的建构[J].民族学刊,2022,第1期
  • 王晓惠(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民族地区语言治理方案:基于河池、百色的语言使用情况调查[J].民族学刊,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