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Georgia Papanikolaou,Gabriele Centi,Siglinda Perathoner,Paola Lanzafame(墨西拿大学).变革性催化过程生产可再生燃料:展望和挑战[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2,第5期
  • 邓宇1,李珏1,张如梦1,韩春秋2,陈亿2,周莹2,刘维1,Po Keung Wong3,叶立群1(三峡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无机非金属晶体与能量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中文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太阳能驱动WO3-x光热催化CO2还原的C-C偶联机制[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2,第5期
  • 赵君泽1,薛敏1,季梦夏1,王彬1,王雨1,李英杰1,陈自然2,李华明1,夏杰祥1(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能源研究所;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环境工程系).“电子集流体”Bi19S27Br3/BiOBr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增强光催化CO2还原性能[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2,第5期
  • Hongwei Huang,Tianyi Ma,Antonio Tricoli(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Centre for Translational Atomaterials,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chool of Science,RMIT University,Australia;Nanotechnology Research Laboratory,Faculty of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Sydney,Australia).Preface to special issue on catalysing production of renewable fuels[J].催化学报,2022,第5期
  • 黄洪伟1,马天翼2,Antonio Tricoli4(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Centre for Translational Atomaterials,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chool of Science,RMIT University;Nanotechnology Research Laboratory,Faculty of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Sydney).可再生燃料的高效催化合成专刊前言[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2,第5期
  • 何杰1,王选东1,2,金尚彬3,刘兆清4,朱明山1(暨南大学环境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广州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广州大学清洁能源材料研究所/广州市清洁能源材料重点实验室).二维非金属的石墨相氮化碳/共价三嗪骨架异质结构材料用于高效和高选择性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2,第5期
  • 徐志莹1,郭春雨1,2,刘欣3,李苓1,王亮1,徐浩兰4,张东柯5,李春虎1,李勤6,王文泰1(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海洋化学理论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工学院食品工程学院;天津理工大学新能源材料与低碳技术研究院;澳大利亚南澳大学未来产业研究院;澳大利亚西澳大学能源中心;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微米纳米技术中心).Ag纳米粒子修饰有机/无机Z型3DOMM-TiO2-x异质结的构建及高效光催化和光电催化分解水制氢[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2,第5期
  • Karen Cristina Bedin1,2,Beatriz Mouri?o1,Ingrid Rodríguez-Gutiérrez1,2,Jo?o Batista Souza Junior1,Gabriel Trindadedos Santos1,3,Jefferson Bettini1,Carlos Alberto Rodrigues Costa1,Lionel Vayssieres4,Flavio Leandro Souza1,2(巴西能源和材料研究中心国家纳米技术实验室;ABC联邦大学自然和人文科学中心;南里奥格兰德联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电力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可再生能源国际研究中心(IRCRE)).基于溶液化学策略构建背接触FTO/赤铁矿光阳极界面工程的高效光催化水氧化[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2,第5期
  • 张亚萍1,2,徐继香1,3,周洁1,2,王磊1,2(青岛科技大学生态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基地;青岛科技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多功能光催化剂[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2,第4期
  • 徐阳锐1,朱晓蝶1,颜欢1,王盼盼1,宋旼珊2,马长畅3,陈自然4,储金宇1,刘馨琳5,6,逯子扬1,7,8(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环境健康与生态安全研究院;江苏科技大学理学院;东京大学化学系;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环境工程系;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机械与材料工程系;美国田纳西州大学化学系;苏州科技大学江苏水处理技术与材料协同创新中心).盐酸介导策略合成的具有优异光催化能力的ZnFe2O4小颗粒点缀一维苝二酰亚胺S型异质结[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2,第4期
  • 高敦峰1,李合肥1,2,魏鹏飞1,2,王毅1,2,汪国雄1,包信和1(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筹)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能源催化材料的电化学合成[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2,第4期
  • 付阳,谢起贤,武琳晓,罗景山(南开大学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研究所天津市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薄膜光电子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新能源转化与存储交叉科学中心).不同预处理的氧化亚铜纳米线电极诱导的晶面效应提升电化学CO2还原为多碳产物[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2,第4期
  • 李婧宇,祁明雨,徐艺军(福州大学化学学院能源与环境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超薄Ni掺杂ZnIn2S4纳米片用于光催化醇裂解同时制备C–C耦合产物及氢气[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2,第4期
  • 王兰,公宁,周洲,张启成,彭文朝,李阳,张凤宝,范晓彬(天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化学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MOF衍生的分层多孔三维N-CoPx/Ni2P大电流密度下加速析氢[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2,第4期
  • 王春鹏1,王哲2,3,毛善俊1,3,陈志荣2,3,王勇1,3(浙江大学化学系催化研究所先进材料与催化组;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化学前瞻技术研究中心).多相催化剂活性位点的配位环境及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2,第4期
  • Muhammad Tayyab1,刘玉洁1,敏世雄2,Rana Muhammad Irfan3,朱乔虹1,周亮4,5,雷菊英4,5,张金龙1(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精密化学与分子工程国际联合研究实验室上海多介质环境催化与资源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先进材料重点实验室;北方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苏州大学苏州能源与材料创新研究院(SIEMIS)能源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工业废水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化工过程环境风险评估与控制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无贵金属光催化剂VC/CdS纳米线将苯甲醇选择性氧化为苯甲醛并产氢[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2,第4期
  • 钟威1,许家超1,王苹1,朱必成2,范佳杰3,余火根1,2(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太阳燃料实验室;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型核壳Ag@AgSex纳米粒子析氢助剂:原位表面硒化以提升TiO2的光催化产氢活性[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2,第4期
  • 张丹1,2,3,苗红福1,3,吴雪珂1,3,王作超1,3,赵欢1,3,石月1,3,陈希磊1,2,肖振宇1,3,赖建平1,3,王磊1,2,3(青岛科技大学生态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光电传感与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生态化学过程与技术泰山学者优势与特色学科团队;山东省海洋环境腐蚀与安全防护工程研究中心青岛科技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可规模化合成的Ru2P@Ru/CNT用于高效海水裂解[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2,第4期
  • 王琳琳1,李欣1,郝磊端1,洪崧1,Alex W.Robertson2,孙振宇1,3(北京化工大学有机无机复合物国家重点实验室;牛津大学材料系;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低碳转化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超细氧化铜纳米颗粒修饰二维金属有机框架协同增强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生成乙烯[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2,第4期
  • 王旺银(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筹)).从液态阳光人工光合成淀粉[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2,第4期
  • 韩孝琴,左佳昌,温丹璐,袁友珠(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醇醚酯化工清洁生产国家工程实验室福建省嘉庚创新实验室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ZnZrOx-HZSM-5双功能催化剂催化甲苯与合成气烷基化制对二甲苯[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2,第4期
  • 张博禹1,石家福1,2,3,赵阳1,王涵1,储子仪1,陈裕1,吴振华4,姜忠义2,4(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物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育部绿色化工重点实验室).基于扩散强化的Pickering界面生物催化系统构建及CO2矿化过程研究[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2,第4期
  • 蒋国星,张龙海,邹文午,张伟锋,王秀军,宋慧宇,崔志明,杜丽(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广东省燃料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精确可控串联策略触发高效的氧还原活性[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2,第4期
  • 周波,李梦雨,李莹莹,刘彦伯,逯宇轩,李巍,吴雨洁,霍甲,王燕勇,陶李,王双印(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生物传感与化学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Co诱导双位点协同效应实现高效肼电催化氧化[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2,第4期
  • 欧伟,邱春天,苏陈良(深圳大学光电子工程学院微纳光电子学研究院教育部二维材料光电科技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光、电催化合成氘代化学品和药物分子研究综述[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2,第4期
  • 王梦茹1,王奕1,牟效玲1,林荣和1,丁云杰1,2,3(浙江师范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清洁能源国家实验室(筹)).1,3-丁二烯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设计策略以及构效关系[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2,第4期
  • 吴鹏,张锦岩,陈倩倩,彭炜,王斌举(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理论与计算化学重点实验室).对比生物体系以及合成体系中单核铜氧物种对碳氢键和氧氢键活化的理论研究展望[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2,第4期
  • 高学庆1,刘肖梦2,杨树姣1,张伟1,林海平2,3,曹睿1(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应用表面与胶体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黑磷夹层氧化钴纳米片构筑电催化水氧化的仿生通道[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2,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