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忠1,朱月琴2(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南京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西方学者个体叙事中的“南京解放”——毕乃德《1949年南京通信》探析[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彭诚信,许素敏(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精神损害赔偿的制度建构[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3期
-
付玉明1,李茜2(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积极刑法观下“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的规范适用[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3期
-
秦宗财(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运河文化品牌传播研究中心;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系统性建设的五个维度[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3期
-
陈维涛1,吴婷2(南京审计大学经济高级研究院;南京审计大学新经济研究院).全球数字贸易鸿沟的现状、成因与中国策略[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3期
-
王大桥,刘晨(兰州大学文学院).数字化时代个体的感觉新变与意义共振[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3期
-
韩宝国1,朱平芳2(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中心).产品智能化、嵌入式软件与中国工业增长[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3期
-
颜烨(应急管理大学(筹)华北科技学院校区).过度与匮欠:应急管控合理化的系统协同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3期
-
黄科1,王婷2(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新时代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行动体系与效能转化[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3期
-
杨启光(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新时代我国家庭视角的教育政策创新体系建构[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3期
-
易前良(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物质性:媒介技术理论化及其与数字媒介研究的勾连——基于媒介理论与STS之比较[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3期
-
李洪修,丁玉萍(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课程决策的问题表征、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3期
-
张祝平(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科技文化教研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时代价值、基本原则与实现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3期
-
谭书先,赵晖(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环保约谈制度的作用机理与实践优化[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3期
-
赵立,张亮(南京大学哲学系).西方“马克思学”的差异分析方法及其当代反思——兼论马克思恩格斯关系论问题[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3期
-
曾国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公众参与、“双重”商业化与数字时代公共价值的生成与转移——以短视频平台为例[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3期
-
刘清平(武汉传媒学院电影与电视学院).从需要视角看逻辑的工具性意义[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3期
-
双传学1,2,3,张亦佳1,4(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华日报社党委;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南京财经大学).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深厚根基、根本逻辑和实践遵循[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3期
-
向秦1,高富平2(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论个人信息权益的财产属性[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2期
-
王琳琳(吉林警察学院治安系;吉林大学行政学院).个人信息处理“同意”行为解析及规则完善[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2期
-
白红义(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中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平台逻辑”:一个理解平台—新闻业关系的敏感性概念[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