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通1,赵林海1,2(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应答器系统旁瓣成因分析及应用[J].铁道学报,2019,第4期
  • 郭一鹏1,2,冷伍明1,2,聂如松1,2,赵春彦1,2,崔玉桥3(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南大学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一种新型排水结构的排水性能试验研究[J].铁道学报,2019,第4期
  • 蒋昊1,2,肖建军1,2,候建军1,张金宝1,2(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市轨道交通电磁兼容与卫星导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幅度概率分布的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电磁抗扰度性能评价[J].铁道学报,2019,第4期
  • 高锋阳1,2,张国恒1,石岩1,强国栋1(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甘肃省轨道交通电气自动化工程实验室).新型城轨电车混合动力系统能量管理策略[J].铁道学报,2019,第4期
  • 曾壹1,2,3,张琦2,3,陈峰2,3(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研究生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国家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约束规划方法的高速铁路调整优化模型[J].铁道学报,2019,第4期
  • 夏阳1,魏玉光1,赖艺欢2,张琦1(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交通信息与交通工程重点研究室).基于运输成本的铁路集装箱旅客化运输系统开行方案研究[J].铁道学报,2019,第4期
  • 王东屏1,尤明1,范军2,斯琴3,刘高峰1,董华军1(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中国北车集团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积雪特性数值仿真及优化设计[J].铁道学报,2019,第4期
  • 沈宇鹏1,2,王云超3,董淑海4,金亚伟5,王亚琼6(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轨道交通线路安全与防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鑫泰岩土科技有限公司;长安大学陕西省公路桥梁与隧道重点实验室).增压式真空预压处理单层均质土固结理论研究[J].铁道学报,2019,第4期
  • 刘建强1,孙康茗1,赵东明1,张雷2,任刚2(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产品研发中心).基于证据融合算法的地铁车辆轴承故障检测方法研究[J].铁道学报,2019,第4期
  • 王普1,张朝霞2,吴艳华3,赵正阳3(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研修学院;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电务段;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基于双偏好矩阵的B2B智能推荐研究与实践[J].铁道学报,2019,第4期
  • 邹红,卢朝辉,余志武(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基于三阶矩法的CRTSⅡ型轨道板横向抗裂时变可靠度研究[J].铁道学报,2019,第4期
  • 郑政1,2,胡海涛1,王科1,何正友1(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威海供电公司).多级协调式高速铁路能量管理系统[J].铁道学报,2019,第4期
  • 付雅婷1,2,杨辉1,2(华东交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省先进控制与优化重点实验室).基于多工况ANFIS模型的高速动车组运行速度控制[J].铁道学报,2019,第4期
  • 董侃,刘伟志,马颖涛,宋永丰,安泊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考虑铁耗的异步电机状态观测器设计及关键参数辨识研究[J].铁道学报,2019,第4期
  • 陈旭1,章胜平2,莫南明1,杨光华1,彭祖强1(昆明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组合梁截面重分布力的Volterra积分方程[J].铁道学报,2019,第4期
  • 王彤典,唐涛(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CPTA实现报文数据与车载系统契约关系的研究[J].铁道学报,2019,第4期
  • 孙煜,宫岛,周劲松,孙文静,夏张辉(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铁道车辆车下设备新型减振器设计研究[J].铁道学报,2019,第4期
  • 蒋鹏程(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粉土地基CFG桩与螺杆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对比分析[J].铁道学报,2019,第4期
  • 金新灿,孙守光,李强(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高速车辆运行过程中轮轨接触点的测试研究[J].铁道学报,2019,第4期
  • 陈昀明1,夏樟华1,林友勤1,张凡龙2(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安徽省交通科学研究院).灌浆拉索索力的试验研究[J].铁道学报,2019,第4期
  • 贾毅1,赵人达1,王永宝2,李福海1,3(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西南交通大学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不同轴压比下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墩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铁道学报,2019,第4期
  • (铁道学报编辑部).《铁道学报》“川藏铁路建设科技原始创新及应用技术创新高端学术论文”稿约[J].铁道学报,2019,第4期
  • 徐飞,罗世辉,邓自刚(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筹)).磁悬浮轨道交通关键技术及全速度域应用研究[J].铁道学报,2019,第3期
  • 宁滨1,莫志松1,李开成2(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速铁路信号系统智能技术应用及发展[J].铁道学报,2019,第3期
  • 刘为群(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建设与测评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BIM技术应用于数字铁路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铁道学报,2019,第3期
  • 缪炳荣,张卫华,池茂儒,周宁,宋冬利,杨树旺(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下一代高速列车关键技术特征分析及展望[J].铁道学报,2019,第3期
  • 王红1,熊律1,何勇1,蒋祖华2(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考虑故障风险的动车组部件机会维修优化策略[J].铁道学报,2019,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0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