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汪涛1,张家明1,禹湘2,3,刘炳胜1,陈培忠4(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太原市科学技术局).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以太原市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示范区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3期
  • 王成利1,刘同山2(山东社会科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城乡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农地退出意愿对化肥、农药使用强度的影响 ——基于鲁、苏、皖三省农户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3期
  • 胡中华1,周振新2,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期刊社;重庆大学法学院).区域环境治理:从运动式协作到常态化协同[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3期
  • 王灿1,丛建辉2,王克3,祁悦4,蔡闻佳5,李玉龙6,傅莎4,王文涛7,魏媛媛8,郑馨竺9,蒋佳妮10,陈敏鹏11,刘文玲12,张永香13,田之滨14,陈济15,李锐2,左海清16(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地球系统数值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央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北京市技术创新服务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中节能咨询有限公司;落基山研究所;广西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清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3期
  • 吴丹1,李昂2,张陈俊3(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商学院).双控行动下京津冀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脱钩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3期
  • 王小林1,2,成金华1,2,陈军2,3,肖建忠1,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环境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天然气消费替代效应与中国能源转型安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3期
  • 董昕1,2,张朝辉2,周卫华3(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为什么收缩城市的流动人口定居意愿更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3期
  • 于淼,高宇宁,胡鞍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家庭储蓄率反生命周期之谜 ——基于竞争性储蓄视角的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3期
  • 王建明,奚旖旎,赵青芳(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个性化广告推荐类型对在线绿色购买决策过程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3期
  • 丁超1,付汉良2,何玉麒2,王振华1,吴思美3,王萌萌2(内蒙古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再生水回用行为引导政策作用效果仿真[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3期
  • 许光清,陈晓玉(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考虑能源的中国经济要素再配置效应[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3期
  • 丛建辉1,李锐1,王灿2,蔡闻佳3,祁悦4,王克5(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清华大学地学系;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清单研制的方法学比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3期
  • 刘燕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年第3期封面封底目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3期
  • 王江,张翔.可持续能源转型:模型构建与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3期
  • 王红梅1,谢永乐1,张驰2,孙静1(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动态空间视域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的集聚演化特征与协同因素[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3期
  • 任保平1,杜宇翔2(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院;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黄河流域经济增长-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的耦合协同关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2期
  • 秦天1,2,彭珏1,邓宗兵1,3,王炬1(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渝富控股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西南大学普惠金融与农业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环境分权、环境规制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2期
  • 曲延春(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农村环境治理中的政府责任再论析:元治理视域[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2期
  • 沈悦,任一鑫(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环境规制、省际产业转移对污染迁移的空间溢出效应[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2期
  • 卢佳友1,周宁馨1,周志方1,2,曾辉祥1,2(中南大学商学院;湖南省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水十条”对工业水污染强度的影响及其机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2期
  • 董建红,张志斌,张怀林,高发文,张文斌,公维民(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生态脆弱区自然资本可持续利用及驱动机制 ——以宁夏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2期
  • 郑馨竺1,张雅欣2,李晋2,王灿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后疫情时期的经济复苏与绿色发展:对立还是共赢[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2期
  • 李后建,曹安迪(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绿色防控技术对稻农经济收益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2期
  • 李涛1,2,陶卓民1,2,刘家明3,4,陶慧5,陆敏1,2,荣慧芳1,2(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山岳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就业吸附的空间特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2期
  • 谭志雄1,2,任颖1,韩经纬3,陈思盈3(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重庆大学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中国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变迁逻辑与完善路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2期
  • 汪三贵1,2,孙俊娜1,2(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互助资金政策对贫困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基于5省10县准实验研究的DID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2期
  • 陈向南1,2,吴凤平1,2,李芳1,2,赵越1,2(河海大学商学院;河海大学规划与决策研究所).高质量发展模式下内蒙古河套灌区的可交易水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2期
  • 张明1,宋妍1,2(中国矿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环保政绩:从软性约束到实质问责考核[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2期
  • 陈琦1,2,3,胡求光1,2,3(宁波大学商学院;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宁波大学港口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海洋生态保护制度的演进逻辑、互补需求及改革路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2期
  • 徐海俊,秦鹏(重庆大学法学院).流域立法视角下生态流量保障的制度供给 ——以长江流域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