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思博,庄贵阳(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中国省域碳达峰与基本现代化“双目标”何以协同实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3期
-
曾永明1,钟子康1,刘厚莲2(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网络视角下中国跨省人口流动格局跃迁及驱动机制:1991—2020年[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3期
-
周圣佑,秦鹏(重庆大学法学院).《长江保护法》视域下湿地产权制度的“旧”与“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3期
-
朱郭奇,李文文,钱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基于悖论理论的农户农药减量化行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3期
-
郑鹏1,刘壮1,王洁洁2,陈家怡1,席建超3(郑州大学管理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与会展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因商而游”亦或“寻文而至”?——“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入境旅游业[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3期
-
李楠博1,徐喆2,李书1(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金融化抑制了低碳技术创新吗?——来自“动机背景”视角的观察与诠释[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3期
-
李雪松,周敏,汪成鹏(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地方政府环境政策创新与企业环境绩效——基于长三角地区河长制政策的微观实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3期
-
苏冰涛(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碳足迹的变化趋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3期
-
杜建军1,2,章友德1,刘博敏3,董若涵1(上海政法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上海电机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数字乡村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2期
-
杨秀玉,乔翠霞(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碳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财政分权的调节作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2期
-
岳小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绿色电力证书的法律属性、制度功能与规范完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2期
-
张宁1,庞军2,王琦瑶2,陈晖3(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基于CGE模型的可再生能源绿证交易机制模拟及其经济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2期
-
张国兴1,2,张婧钰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黄河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变[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2期
-
杜健勋,卿悦(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生态银行”制度的形成、定位与展开[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2期
-
谭淑豪1,杜辉1,戴微著2,王硕1(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四川省成都市农业农村局).以集体行动促牧区草地资源走出治理困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2期
-
张杰,范雨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创新型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测算、外部性与提升路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2期
-
李丽1,张耀宇2,张安录1(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邮电大学人口研究院(江苏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估研究基地)).农地确权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经验分析与实证检验[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2期
-
王娟,陈卓(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中国环境保护税的减排效应——基于提高污染物适用税额视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2期
-
赵传松1,2,刘华军1,2(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山东财经大学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基于城市群视角的中国经济发展南北差距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2期
-
吴金群,游晨,田传浩(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垂直监管改革与空气污染——来自县(市)改区的证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2期
-
肖士恩1,2,牛风君2,王军英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邢台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区域差异视角下环境规制的能源错配效应[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2期
-
姜渊1,陈子琦2(宁波大学法学院;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强化个体规制必然能减少污染总排放吗?——来自《环境保护法》的经验证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2期
-
孙博文1,2,尹俊3(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智能治理实验室;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损己不利人:僵尸企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负面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2期
-
罗啸潇1,刘勇1,廖斌2(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城市蔓延影响了城市代谢效率吗?——基于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2期
-
宋国君,李虹霖(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基于PM2.5的空气污染防治政策框架设计[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2期
-
邓金钱(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赋能脱贫户生计转型:优势、机制与进路[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2期
-
张乾志1,2,王文涛3,陈文颖1,2(清华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欧盟及英国能源与气候政策及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2期
-
冯兰刚1,2,阳文丽2,王忠3,樊向波2(贵州财经大学贵州省大数据统计分析重点实验室;贵州财经大学大数据应用与经济学院;广东工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中国数字经济与城市碳排放强度:时空演化与作用机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1期
-
侯孟阳1,2,席增雷1,2,张晓3,4,姚顺波3,4(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河北大学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中心).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效应评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1期
-
巢清尘,李柔珂,崔童,魏超(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候变化科学认识进展及未来展望 ——中国《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第一部分》解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