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刘耀辉1,徐慧颖1,陈琦鹏1,詹沛达1,2(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心理学系;浙江省智能教育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基于过程数据的问题解决能力测量及数据分析方法[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3期
  • 张光磊,黄婷,殷向洲(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非体面工作者职业污名的作用机制及其应对策略[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3期
  • 董天天,王婷,张和云,贺雯(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元刻板印象的效价与效应相回馈吗?[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3期
  • 武晓菲1,肖风2,罗劲3(杭州师范大学心理系;山西师范大学心理系;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市学习与认知重点实验室).创造性认知重评在情绪调节中的迁移效应及其神经基础[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3期
  • 王琼(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职业可续视角下的工作重塑行为研究:动力、路径及干预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3期
  • 万必成,杨振,李宏汀,马舒(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系).“有声有色”的触觉体验:来自多感觉通道整合的线索[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3期
  • 刘彦秀,谢桐,傅世敏(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脑与认知科学中心).物体表征强度对基于动态物体的注意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3期
  • 赵信娴,杨小虎(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老年人群的韵律感知[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3期
  • 李东1,吴琦2,闫向博1,崔倩1,蒋重清1(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大连医科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第一印象中面孔−人格知觉和语音−人格知觉的异同[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3期
  • 张琳琳1,2,魏坤琳3,李晶1,2(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儿童的人际运动同步[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3期
  • 王东美,项可嘉(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促进当事人的改变:基于治疗性最近发展区的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3期
  • 刘俊材1,冉光明1,张琪2(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西华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不同情绪载体的神经活动及其异同——脑成像研究的ALE元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3期
  • 刘敏1,2,胡洋1,刘巧云1,2(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康复科学系;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孤独症儿童潜在早期识别标志——发声异常及原因探析[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3期
  • 刘海丹1,李敏谊2(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家庭读写环境与儿童接受性词汇发展关系的元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3期
  • 李龙骄,王芳(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心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师范大学)).贬损型幽默:笑声能化解敌意吗?[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3期
  • 张姝玥1,2,3,黄骏青1,赵峰1,徐科朋1,2,3(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应用心理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西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社会排斥影响跨期决策的心理机制探讨[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3期
  • 廖化化1,黄蕾1,胡斌2(长沙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资源保存理论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应用:演变与挑战[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2期
  • 文博1,陶磊2(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香港城市大学公共政策系).中国情境下公共服务动机的理论构建与绩效转换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2期
  • 张超,卫旭华,黎英明(兰州大学管理学院).面相识人:基于认知视角的解释[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2期
  • 李子逸,张泽,张莹,罗劲(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创造性思维的酝酿效应[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2期
  • 陈静1,冉光明1,张琪2,牛湘1(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西华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儿童和青少年同伴侵害与攻击行为关系的三水平元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2期
  • 麻雅洁1,2,赵鑫1,2,贺相春3,任丽萍1,2(甘肃省行为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社交媒体使用对执行功能的影响:有益还是有害?[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2期
  • 杨廙,李东,崔倩,蒋重清(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触觉的情绪功能及其神经生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2期
  • 李芸1,2,汝涛涛2,3,李丝雨1,2,陈涵宇1,2,谢舒雅1,2,周国富2,3(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光与身心健康实验室;华南师范大学国家绿色光电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广东省光信息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彩色动态电子纸显示技术研究所).环境光照对情绪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2期
  • 胡佳宝,雷扬,定险峰,程晓荣,范炤(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大众与个人审美品位的认知与神经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2期
  • 章丽娜,宣宾(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语言产生中词频效应老化的神经基础与时间进程[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2期
  • 李何慧1,2,3,黄慧雅1,2,董琳1,2,罗跃嘉1,3,4,陶伍海1,2(深圳大学脑疾病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深圳大学心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发展性阅读障碍与小脑异常:小脑的功能和两者的因果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