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玉琼1,李云桂1,2,王金泽3,刘蕊嘉4,杜伟5,6(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工程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核技术医学转化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省土壤固碳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城市居民CO2实时暴露特征与家庭个体差异[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2期
-
陈铨乐1,2,卢思敏1,2,何良英1,2,孙悦宏1,2,王艺纯1,2,吴亨宇1,2,陈姿言1,2,冯钰瑶1,2,钱霞1,2,刘有胜1,2,应光国1,2(华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化学品污染与环境安全重点试验室,环境理论化学教育部重点试验室).磺胺嘧啶和泰乐菌素对养猪废水硝化作用的差异性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2期
-
彭博1,杨凯歌1,胡康蝶1,张舟易1,梁红2,闫超1,吴明媛1,王彦1(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上海市计划生育研究所).妊娠期孕妇尿液中的外源性雌激素水平及其与代谢相关的改变[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2期
-
朱明华,肖子君,傅志强,陈景文,丁蕊(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市化学品风险防控及污染防治技术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有机化学品鱼体生物积累参数的多任务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构建[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2期
-
窦文科1,张泽明2,史西志2(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宁波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我国近海养殖环境及生物体中有机磷阻燃剂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2期
-
丰一兴1,王济洲2,段鹤君1,李伟红1,邵兵1(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物中毒诊断溯源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高内涵分析技术表征磷酸三苯酯的肺细胞毒性[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2期
-
郑爱,赵粉线,石影,郑蓉,党瑜慧,李芝兰(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丙烯腈致大鼠肝细胞损伤中PI3K/AKT信号通路的作用[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2期
-
李晓萌1,2,唐阔2,蒋晶2,彭憬1,王学东1,颜增光2(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建设用地土壤优先管理有毒有害物质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2期
-
谢慧钰1,2,贾世琪2,王业耀2,金小伟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流域土地利用研究热点与趋势[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2期
-
毕思琪1,张博晗1,李恺庆2,董海波3,韩增玉4,于青春2,曹红斌1,田林锋4(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石嘴山市生态环境监测站;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宁夏典型工业场地多环芳烃的来源解析及特定源的毒理学风险评估[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1期
-
孔娟1,范博雅1,袁居林2,余丽琴1,3(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教育部长江经济带大宗水生生物产业绿色发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环境浓度氧四环素与聚苯乙烯微塑料对黄颡鱼幼鱼肠道的联合毒性效应[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1期
-
宗大鹏1,2,田稳1,2,李韦钰1,2,张梦妍1,2,徐武美3,向萍1,2(西南林业大学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及人体健康云南省创新团队;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环境修复与健康研究院;云南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农林废弃物生物炭钝化典型土壤重金属的机制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1期
-
李娣1,李旭文1,吕学研1,姜晟1,蔡琨1,高占啟1,王甜甜1,蔡永久2(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太湖流域水生生物群落结构与水生态质量状况分析[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1期
-
万春云,汪庆,李思敏,孙岩,张晓婷,陈信任,李双双,魏贺红(河北工程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河北省大气污染成因与影响重点实验室).群体感应对细菌生物膜及细菌耐药性影响的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1期
-
樊曼1,2,齐素贞3,王妙3,黄少康1,2(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蜂学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福建)蜜蜂生物学观测站).乙虫腈对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核酸甲基化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1期
-
干牧凡1,张妍1,时鹏2,张成前1(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生生态系统中微塑料对微藻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1期
-
陈煊威,许健,陈瑾(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与信息工程学院).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在小鼠组织和细胞水平的累积分布规律及动态毒性响应[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1期
-
汤其阳1,章彤1,李梅1,2(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于水质基准的中国地表水体中林丹生态风险评估案例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1期
-
张欢乐1,王娜1,马晓妍2,张靖坤1,孙嘉靖1,杨鑫悦1,西崇峰3(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东营职业学院).基于特性参数k·ECx和均分射线法的二元混合物联合毒性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1期
-
李富萍1,2,3,黄清育1(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环境污染物诱导神经毒性的表观遗传机制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1期
-
陈启宇1,2,3,刘志磊2,3,4,王钰钰3,郑彤3,刘芸3,林必桂2,3,任明忠3(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环境污染健康风险评价重点实验室;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页岩气开发地块污染物的种群生态风险评估模型分析[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1期
-
徐辉1,刘洋1,齐维晓1,兰华春1,刘会娟1,曲久辉1,2,李娜2,李晓2,马梅2(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发光细菌法评价疫情暴发对长江流域地表水生态毒性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1期
-
蒋皓1,2,吴启堂2,吴培浩1(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基于某石油烃污染场地的文化活动设施用地健康风险评估标准探讨[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1期
-
杨倩玲1,2,周婷婷1,2,翁冀远1,2,刘杨2,刘寅1,徐明1,2,赵斌1,2,高丽荣1,2,郑明辉1,2(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型污染物液晶单体的环境行为和人体暴露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1期
-
朱莉飞1,李伟2,查金苗2,张欣1,孙砚胜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噻虫嗪对稀有鮈鲫早期生命阶段毒性效应[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1期
-
赵文慧,张晓娜,汝少国(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农药类化合物对鱼类脂质代谢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1期
-
刘志平,解文艳,杨振兴,胡雪纯,张鹏飞,周怀平(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省部共建有机旱作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筹)).长期施用牛粪对褐土抗生素抗性基因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1期
-
董贤宝,杨晨,张若晗,王琰,谢晴,陈景文,李雪花(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卧室灰尘中895种半挥发性有机物的存在水平及健康风险[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1期
-
张贞莹1,2,温蓓1,杨恩泰1,2,黄红林1,彭汉勇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1,2-二溴-4-(1,2-二溴乙基)环己烷(TBECH)对土壤中蚯蚓(Eisenia foetida)的毒性效应[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1期
-
王犇1,贾伟丽1,吴颖琳1,刘芳2,应光国1(华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低温热解对有机肥中抗生素及抗性基因的消减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