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瑶1,魏海林2,高昌虎3,王大故4,冯楠可1,李睿1,刘榕榕1,吕芳德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培育与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经济林育种与栽培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经济林培育与利用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怀化市鹤城区林业局;怀化市中方县农业局).湖南低山丘陵区薄壳山核桃的开花物候期观测及品种配置[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王路君1,蔡春菊1,2,唐晓鹿3,范少辉1(国际竹藤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北京市共建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四川长宁竹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环境学院).硬头黄竹地上生物量分配特征及模型构建[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季淮1,2,韩建刚1,3,4,李萍萍1,3,4,朱咏莉1,3,郭俨辉1,郝达平5,崔皓1(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淮阴工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洪泽湖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淮安分局).洪泽湖湿地植被类型对土壤有机碳粒径分布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路买林1,2,陈梦娇1,3,张嘉嘉1,4,赵建霞5,朱景乐1,杜红岩1(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河南林业职业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经济林种质创新与利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郑州植物园).‘红叶’杜仲叶色转变过程中叶片生理指标变化[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李磊1,2,蒋敬2,陈云霞2(南京林业大学;南京森林警察学院).DNA宏条形码技术在动植物法医鉴定中的应用进展[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郭雯1,漆良华1,2,雷刚1,2,3,胡璇1,张建1,舒琪1,商泽安1(国际竹藤中心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国际竹藤中心安徽太平试验中心;安徽太平竹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毛竹及其变种叶片化学计量与养分重吸收效率[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周永晟1,徐子恒1,袁发银2,3,尚旭岚1,2,孙操稳1,2,方升佐1,2(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亚热带3个地点青钱柳群落特征比较[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李沁宇,刘鑫,张金池(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长三角区域酸雨类型转变趋势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王明哲,崔晓阳,李斯雯,张伟波,赵华晨(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大兴安岭北端地形因子对针叶林土壤黑碳储量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刘浩1,2,刘璨2,刘俊昌1(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和消费不平等的影响测度[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冯园园,李清莹,黄均华,胡绍庆(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5个彩叶桂无性系(品种)的数量分类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刘楠,冯富娟,张秀月(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原始红松林皆伐后穿透雨对凋落物淋溶过程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辛士冬,何培,姜立春(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不同矫正位置对落叶松分位数削度方程预测精度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范佳辉1,张亚丽1,李明诗1,2(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基于空间光谱信息协同的城市不透水层提取方法比较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陈玉华1,2,姚丹1,吴海楠1,陶申童1,吴吉妍1,杨文国1,童春发1(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林木遗传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金陵科技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美洲黑杨与小叶杨杂交F1代扦插无性系苗生长性状动态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曹桥荣1,董京京2,钟文峰3,彭智奇2,董鹏2,陈洁2,伊贤贵2(福建省长汀县河田林业工作站;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生物与环境学院樱花研究中心;福建龙岩乔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樱花新品种‘胭脂绯’[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田呈明,王笑连,余璐,韩珠(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林木与病原菌分子互作机制研究进展[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张馨,马苗苗,吕婉秋,LEE Joobin,杨静莉(东北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大青杨PuZFP103基因的序列特征及逆境胁迫的表达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江杏香1,陈玉凯1,吴石松2,陈庆3(热带岛屿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海南会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海南濒危植物蕉木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田力,徐骋炜,尚旭岚,洑香香(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青钱柳药用优良单株评价与选择[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