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Yu Youli,Cheng Huiyuan,Wang Shu,Wei Mei,Wang Congyan,Du Daolin.干旱利于刺苋的竞争优势[J].植物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Hu Zhiyuan,Zhang Jiaqi,Du Yizhou,Shi Kangwei,Ren Guangqian,Iqbal Babar,Dai Zhicong,Li Jian,Li Guanlin,Du Daolin.基质有效性调节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对土壤呼吸的抑制作用[J].植物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Zhang Wengang,Chen Xiaoyan,Liu Ruiling,Song Xingjiang,Liu Gang,Zou Jiabin,Qian Zengqiang,Zhu Zhihong,Cui Langjun.粗毛牛膝菊在中国的入侵与生态位漂移有关[J].植物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Yuan Yongge,Jin Huifei,Li Junmin.纬度和土壤微生物对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共同进化的专性食草昆虫抗性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Li Weitao,Zheng Yulong,Wang Ruifang,Wang Zhengying,Liu Yanmei,Shi Xiong,Liao Zhiyong,Li Yangping,Feng Yulong.入侵植物紫茎泽兰根围土壤化学及微生物属性海拔变化格局[J].植物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Huang Xiaolong,Yu Jinlei,Guan Baohua,Xie Hongmin,Liu Shuailing,He Hu,Li Kuanyi.3种入侵和本地沉水植物形态和生理性状对螺类牧食的响应[J].植物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Kong Lingjie,Chen Xue,Yerger Ellen Heininger,Li Qiao,Chen Fengxin,Xu Haiyun,Zhang Fengjuan.丛枝菌根真菌促进外来植物豚草的生长[J].植物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Chen Xue,Li Qiao,Wang Yan,Chen Fengxin,Zhang Xiaoya,Zhang Fengjuan.芽孢杆菌通过提高黄顶菊对氮和磷的吸收促进外来黄顶菊的入侵[J].植物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Sun Jianfan,Rutherford Susan,Ullah Muhammad Saif,Ullah Ikram,Javed Qaiser,Rasool Ghulam,Ajmal Muhammad,Azeem Ahmad,Nazir Muhammad Junaid,Du Daolin.生物入侵过程中的植物-土壤反馈——一种入侵植物的凋落物分解对其本地近缘植物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Sun Kai,Liu Xuanshao,Qin Tianjian,Jiang Fan,Cai Jingfang,Shen Yiluan,A Siha,Li Hongli.入侵植物的相对多度比群落系统发育均匀度更能解释湿地群落对不同入侵程度的响应[J].植物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Xue Wei,Yao Simei,Huang Lin,Roiloa Sergio R,Ji Baoming,Yu Feihai.植物多样性而非其土壤遗留效应影响外来植物入侵[J].植物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Liu Zhen,Yu Hongwei,Sun Xiao,Ding Jianqing.增温对莲子草属入侵植物与本地同属植物化学物质组成和天敌昆虫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Liu Mu,Zhou Fang,Pan Xiaoyun,Zhang Zhijie,Li Bo.土壤氮水平对喜旱莲子草原产地和引入地基因型生长和防御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Li Xiangqin,Tang Saichun,Pan Yumei,Wei Chunqiang,Lu Shihong.亚热带本地植物群落中增加降水扩大了氮增加对入侵植物表现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Qi Shanshan,Rutherford Susan,He Furong,Dong Bicheng,Zhu Bin,Dai Zhicong,Fu Weiguo,Mao Hanping,Du Daolin.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克隆整合对空心莲子草顶端和基部生长的不同作用[J].植物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Pu Lei,Cheng Lang,Li Ai,Liang Sha,Wei Qing,Wu Shulan,He Linxuan,Xu Xiangning,Lei Ningfei,Chen Jinsong.异质光照条件下克隆整合对入侵植物南美蟛蜞菊化感作用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Binama Blaise,Muller Caroline.入侵植物疣果匙荠不同种群间的功能性状差异[J].植物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张义1,2,程杰3,苏纪帅4,程积民1,2,5(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设计院旱区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长期封育演替下典型草原植物群落生产力与多样性关系[J].植物生态学报,2022,第2期
  • 丛楠1,张扬建1,2,朱军涛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拉萨高原生态试验站;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近30年植被春季物候温度敏感性[J].植物生态学报,2022,第2期
  • 原媛1,2,母艳梅1,2,邓钰洁1,李鑫豪1,2,姜晓燕1,2,高圣杰1,2,查天山1,2,3,贾昕1,2,3(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植被覆盖度和物候变化对典型黑沙蒿灌丛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22,第2期
  • 谢欢1,张秋芳2,曾泉鑫1,周嘉聪1,马亚培1,吴玥1,刘苑苑1,林惠瑛1,尹云锋1,陈岳民1(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训基地;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氮添加对杉木苗期磷转化和分解类真菌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22,第2期
  • 李东1,2,田秋香2,赵小祥2,3,林巧玲2,3,岳朋芸2,3,姜庆虎2,刘峰2(西藏大学青藏高原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西藏大学理学院;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贡嘎山树线过渡带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特征[J].植物生态学报,2022,第2期
  • 熊映杰,于果,魏凯璐,彭娟,耿鸿儒,杨冬梅,彭国全(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天童山阔叶木本植物叶片大小与叶脉密度及单位叶脉长度细胞壁干质量的关系[J].植物生态学报,2022,第2期
  • 文可1,姚焕玫1,龚祝清1,纳泽林1,韦毅明1,黄以1,陈华权1,廖鹏任1,唐丽萍2(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水淹频率变化对鄱阳湖增强型植被指数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22,第2期
  • 秦慧君,焦亮,周怡,薛儒鸿,柒常亮,杜达石(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省绿洲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祁连山优势树木碳水化合物资源分配的海拔和树种效应[J].植物生态学报,2022,第2期
  • 周亮1,杨君珑1,杨虎1,窦建德2,黄维2,李小伟1(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林业调查规划院).宁夏蒙古扁桃群落特征与分类[J].植物生态学报,2022,第2期
  • 熊淑萍1,曹文博1,曹锐1,张志勇1,付新露1,徐赛俊1,潘虎强1,王小纯2,马新明1(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长发育调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水平结构配置对冬小麦冠层垂直结构、微环境及产量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22,第2期
  • 郝建锋1,2,周润惠1,姚小兰3,喻静1,陈聪琳1,向琳1,王姚瑶1,苏天成1,齐锦秋1,4(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四川农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实验室;海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四川农业大学木材工业与家具工程实验室).二代野猪放牧对夹金山针阔混交林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22,第2期
  • Zhang Weiping,Fornara Dario,Liu Guangcai,Penuelas Josep,Sardans Jordi,Sun Jianhao,Zhang Lizhen,Li Long.种间相互作用影响植物氮和磷的吸收量而不是氮磷比[J].植物生态学报,2022,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共有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