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振东1,骆汉1,2,刘顿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蒸发量模型评估[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刘旭1,2,白一茹1,马娴1,2(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PAM对银川城市绿地土壤水分运动及水力参数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刘敏1,2,厉悦1,何冰3,赵文文3(湖南城市学院;数字化城乡空间规划关键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青藏高原草地植被秋季物候动态及其对极端降水的敏感性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胡梦姗,叶长盛,顾茉莉(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基于不透水地表扩展的南昌市景观生态风险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何强强1,2,毛东雷1,2,徐佳瑞1,2,张凯丽1,2,刘蕾1,2,杨郭程1,2(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新疆干旱区湖泊环境与资源重点实验室).策勒绿洲-沙漠过渡带不同沙丘的沉积物粒度特征及沉积环境[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武亚冰1,2,方海燕2,3,张威1,王硕2,翟钰钰2,3,赵紫远2,3(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试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东北黑土区融雪径流对流域产沙的贡献及因素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李龙1,2,张尚轩1,高鑫宇3,李强4,袁亮4,贺俊5(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荒漠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鄂尔多斯市林草事业发展中心;国家能源集团准能集团环境保护部).次降雨下砒砂岩坡面细沟形态发育及其对侵蚀产沙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王绍业1,2,倪用鑫2,彭华3,吕锡芝2,魏义长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青神县河湖服务中心).近20年延河流域生长季产水系数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陈俊翰1,2,卢琦1,2,刘雨晴1,2,何晨阳1,2,闫峰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青藏高原冻融荒漠化退化区分布及影响因素[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李理1,刘俊杰2,朱文博3,王丽园3,朱连奇3,REGMI Balmukunda4(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 地理资源与科学研究所;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Department of Pharmacy Institute of Medicine Tribhuvan University Maharajgunj).秦巴山地气候变化特征与旱涝区域响应[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孙桂凯1,2,3,4,黄瑞1,2,3,4,王国帅1,2,3,4,王熙财1,2,3,4,马龙1,2,3,4,王蕾1,2,3,4,莫崇勋1,2,3,4(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防灾与结构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岩溶区水安全与智慧调控工程研究中心;广西防灾减灾与工程安全重点实验室).2001-2018年西江流域水分利用效率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李怡凤1,王继军1,2,马理辉1,2,连坡3,马玲娜1,温昕1,2,岳辉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长汀县水土保持中心).“进则全胜”的生态经济学基础及其与水土保持的关系[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徐莹1,2,邓磊1,2(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贵南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祁连山不同混交度青海云杉林细根形态特征及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刘喆,孙权,鲁海涛,王锐,蒋鹏(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干旱的时空特征与大气环流响应关系[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马伟1,张文新1,王红瑞2,金峰3,周宏阳4(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北京北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阿温同城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刘刚1,2,张伟龙1,2,宋子恒1(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采煤沉陷区裂缝边缘带土壤、作物、微生物响应[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欧阳田甜1,段旭1,2,赵洋毅1,2,卢华兴1,朱梦雪1(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云南玉溪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元江干热河谷典型林草地优先流区和基质流区土壤团聚体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苏孟白1,王克勤1,宋娅丽1,洪利达2(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云南省澄江市水利局).退耕还林措施对滇中尖山河坡地氮磷流失的削减效应[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袁杰1,2,3,曹广超1,2,3,鄂崇毅1,2,3,刁二龙1,2,赵美亮1,2,闫欣1,2(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自然生长和人为影响下土壤碳氮含量差异及影响因素[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张轩华,黄亚楠,李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北黄土区深剖面土壤水的多因子联合作用及主控因素[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周璐红1,2,杨光绪1,2(长安大学土地工程学院;陕西省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合肥市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关系的时空演变分析及障碍因素诊断[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范馨逸1,胡作龙2,赵广举1,3,4,穆兴民1,3,高鹏1,3,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水环境勘测设计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2007-2017年府谷-龙门段河道冲淤特征及其动力机制[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陈佳钰,李永梅,廖学圆,范茂攀,王自林,赵吉霞(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基施缓释肥等氮替代化肥对径流氮素流失和青贮玉米生长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曾颖婷1,李成2,黄新洲3,林辉阳1(福建省气象服务中心;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闽侯县预警信息发布中心).近60年福建省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李满乐1,2,范雅倩3,王可3,蒋燕1,2,李鑫豪1,2,田赟1,2,李润东4,徐铭泽1,2,郝少荣1,2,查天山1,2(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松山林下典型灌木绣线菊光、水利用效率的季节动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逯金鑫1,2,高飞1,周荣磊2,刘洋洋2,温仲明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不同植被类型下草本群落与土壤因子的关系[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晁增祖1,梁耿1,刘世生2,党广善2,周妍妍1,岳东霞1(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陇南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分站).典型泥石流小流域降雨和土地利用对坡面侵蚀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孙美荣,孙鹏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西南高山亚高山区植被活动变化的气候驱动效应与可持续性[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徐磊1,2,胡浩1,尹士3,杨静园4,马立军1(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河北农业大学乡土文化与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河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省耕地功能供需转型时空演变及利用分区[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杨永辉1,2,3,邬佳宾4,武继承1,2,3,杨先明5,高翠民1,2,3,潘晓莹1,2,3,何方1,2,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农业部作物高效用水原阳科学观测试验站;河南省黄河流域节水农业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河南邦友科技有限公司).不同灌溉方式下氢、氧同位素分布与小麦水分利用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