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祁小平,李广,袁建钰,常海刚(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保护性耕作对陇中旱作麦田蓄水保墒效果和产量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2022,第1期
  • 杜佳倩,刘彤,王寒月,赵文轩,王杰,徐文斌(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疆荒漠一年生植物区系组成、分布及资源类型[J].干旱区研究,2022,第1期
  • 陈春波1,2,彭建2,3,李刚勇2,3(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干旱区草地生态系统遥感监测实验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总站).新疆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构建[J].干旱区研究,2022,第1期
  • 王毓芳,赵成章,曾红霞,康满萍,赵婷婷,唐玉瑞(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省湿地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工程研究中心).疏勒河中游湿地景观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J].干旱区研究,2022,第1期
  • 孙从建,陈伟,王诗语(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气候变化下的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内陆河流域径流组分特征分析[J].干旱区研究,2022,第1期
  • 王晶晶,闫海冰,王紫瑄,解甜甜,杨秀清(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断根与IBA处理对沙冬青根系质量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2022,第1期
  • 孙铭悦1,2,吕海深1,2,朱永华1,2,林瑜1,2,张梅洁1,2(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2套气象数据在资料缺乏地区的适用性评估 ——以呼图壁河流域为例[J].干旱区研究,2022,第1期
  • 雷世军1,2,王圣杰1,2,朱小凡3,张明军1,2(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省绿洲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基于蒸发皿实验的大气水汽氢氧稳定同位素模拟[J].干旱区研究,2022,第1期
  • 马宁1,2,3,任芝花4,王妍4,刘娜4,曹宁1,2(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宁夏气象信息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全国降水天气现象平行观测对比分析[J].干旱区研究,2022,第1期
  • 华兆晖1,2,陶冶1,闫景明1,3,周晓兵1,张静1,张元明1(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皖西南生物多样性研究与生态保护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氮添加对新疆野苹果幼苗枝叶大小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2022,第1期
  • 万旭升,颜梦宇,路建国,晏忠瑞(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测绘学院).土中水膜厚度变化规律及未冻水含量预测方法[J].干旱区研究,2022,第1期
  • 丁莹莹1,邱德勋2,吴常雪1,穆兴民1,2,高鹏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关中平原极端降水时空变化及其与大气环流的关系[J].干旱区研究,2022,第1期
  • 张君霞,孔祥伟,刘新伟,王勇(兰州中心气象台).青藏高原东北侧暴雨数值模式预报空间误差特征[J].干旱区研究,2022,第1期
  • 郑旭,杨志鑫,郝东梅,王润润,李鲁华,张凤华,王家平(石河子大学农学院).盐碱地食叶草细根对干旱复水后的响应[J].干旱区研究,2022,第1期
  • 王旭阳1,李典鹏1,孙涛1,孙霞1,贾宏涛1,李君2,李新虎2(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干旱区作物体系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对覆膜的响应[J].干旱区研究,2022,第1期
  • 张祖莲1,2,毛炜峄1,姚艳丽2,张山清2,顾雅文2(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新疆兴农网信息中心).2020年新疆南部区域干热风精细化特征分析[J].干旱区研究,2022,第1期
  • 刘奇1,许仲林1,张东良2,3,4(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阿尔泰山泥炭α-纤维素碳和氧同位素的古环境意义 ——以黑阳坡泥炭为例[J].干旱区研究,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5 6 7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