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简钰清,龚建周,罗雅红,李佰和(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东省乡村聚落用地演变及其主控因子分析[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1,第2期
  • 封亮,王淑彬,唐海鹰,俞霞,李淑娟,袁嘉欣,黄国勤(江西农业大学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乡村生态文明研究知识图谱:基于CiteSpace V可视化分析[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1,第2期
  • 闫振天1,卢明娟1,李廷景1,傅樵2,付文博1,陈斌1(重庆师范大学昆虫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媒介昆虫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蝴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种类调查和区系分析[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1,第2期
  • 李丛杨1,2,史宸菲1,2,方家琪1,2,张世伟3,汪旋1,2,辛悦1,2,刘华基1,2,刘金娥1,2,王国祥1,2(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水土环境生态修复工程实验室;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地理科学系).太湖入湖河流氮磷时空分布特征[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1,第2期
  • 李丹阳1,2,胡洁3,董颐玮1,4,靳红梅1,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江苏省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规模奶牛场2种粪便处理模式的生命周期评价[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1,第2期
  • 任静雯1,王佳俊1,周磊1,徐德福1,张建伟2(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理与统计学院).拉鲁湿地沉积物碳氮磷分布及污染风险评价[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1,第2期
  • 倪琳洁1,2,邱欢1,刘晓玲3,雷燕4,张可1,5,罗鸿兵1,5,程琳1,5,范良千1,5,陈伟1,5(四川农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市政工程系;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环境监测站;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高等学校村镇建设防灾减灾工程研究中心).镧改性木槿皮吸附剂制备及对废水中磷的吸附[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1,第2期
  • 李际会1,魏萍1,李宝强1,国金义2,李静1,杨宝山1,宋吉青3(临沂市农业科学院;东营市垦利区永安镇农技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FeCl3活化的麦秸活性炭对水中硝酸根的去除[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1,第2期
  • 李群1,龙涛1,周艳1,范婷婷1,左斐然2,吴运金1(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土壤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长江南京航道局).土壤挥发性有机物(VOCs)采样预加甲醇对地块污染风险判定的影响[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1,第2期
  • 单明1,邢永杰2,邓梦思1,刘彦青1,李定凯1,杨旭东1(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户用生物质采暖炉具污染物排放基准氧含量取值的探讨与建议[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1,第2期
  • 黄弘杨1,2,黄津津2,王国祥2,吴向阳1,沈楠2,孙丽3(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江苏省水土环境生态修复工程实验室;无锡市滨湖区水利局).纳米四氧化三铁强化海藻酸钠包埋希瓦氏菌MR-1的甲基橙脱色性能[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1,第2期
  • 王秦1,何玉晓2,可灿1,李真1,陈卓1,王秋亚1,徐海根2,刘文明1,陈晓虹1(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西寻乌样区两栖动物多样性的时空格局分析[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1,第2期
  • 龚润强1,2,王博1,季木兰1,赵欣1,苏良湖1,卜元卿1,陈瑀1,3,张圣虎1,邱慧2(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长江南京段水源水中氨苄西林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估[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1,第2期
  • 张营1,李法云2,孙婷婷1,张国徽1,程志辉1,李霞1(辽宁大学环境学院;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化学融雪剂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及氮转化的影响[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1,第2期
  • 本刊编辑部.敬告读者·作者[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1,第2期
  • 本刊编辑部.录用定稿网络首发启事[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1,第2期
  • 任洁青1,2,王朝旭1,2,张峰1,2,李红艳1,2,崔建国1,2(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省市政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改性稻壳生物炭对水中Cd2+的吸附性能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1,第1期
  • 张颖1,赵欣2,3,张圣虎2,漆丹2,3,马红璐1,张芹2,陆建刚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土壤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竹类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1,第1期
  • 李倩1,2,杨璐3,姜越1,2,温东东1,李梦雪1,2,王潇潇1,2,覃彩蝶1,2,钱雨婷1,2,赵美1,2,付融冰1,张胜田3,林思劼1,2(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同济大学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农药生产场地污染土壤的化学氧化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1,第1期
  • 占国艳1,2,陈振宁3,童非1,沈华光3,高岩1,刘丽珠1,张振华1,卢信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长江下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江苏华东新能源勘探有限公司).不同秸秆材料与制备工艺下生物炭性质及对土壤重金属的钝化效应[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1,第1期
  • 谢林培1,祝冲之1,2,张晓东1,2,余冉1,展漫军3,孙丽伟1(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强化生物堆法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初步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1,第1期
  • 徐韩笑1,曹银贵1,2,罗古拜1,白中科1,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晋北露天煤矿区重构土壤容重差异研究: 探地雷达识别与反演[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1,第1期
  • 徐伟东1,黎菊1,陆强1,王晔青2(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嘉兴市农业农村局土肥植保与农村能源站).浙北稻麦连作区水直播稻田杂草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差异[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1,第1期
  • 潘韬文1,2,3,陈俣1,2,3,蔡昆争1,2,3(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部华南热带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生态循环农业重点实验室).硅肥和氮肥配施对优质稻植株养分含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1,第1期
  • 黄颖,李鑫(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1995—2015年淮河生态经济区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时空变化分析[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1,第1期
  • 黄兴洁,吴昊,李婉秋,李恋卿,潘根兴(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猪粪有机肥中可溶性有机组分对小白菜生长及Cu吸收的影响[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1,第1期
  • 张伟,陈存友,胡希军,王凯丽,赵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湖泊因子对城市湖泊增湿效应的模拟研究: 以湖南烈士公园湖泊为例[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