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者东,曹晓,陈皓,吕莹莹,高军,张昊楠(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安徽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变驱动机制分析[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3,第2期
-
刘伊1,姜璇1,王霞1,张青琢1,赵高峰2,王晓燕1(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水利部信息中心).密云水库岸边带不同高程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及其对水体的生态风险[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3,第2期
-
张倩,吕飞南,宇振荣(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欧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政策与技术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3,第2期
-
张文亭,王宏镔,王海娟,彭瑜,郭思宇(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省土壤固碳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紫茉莉β-谷甾醇对镉处理的浓度响应及其化感效应[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3,第2期
-
叶鹏程,赵晓,陈慧,斯琴,武建勇(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东部沿海地区野生种子植物区系及物种多样性:以灌云县为例[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3,第2期
-
黄若晗1,王婷2,尚光霞3,谢三桃4,王丽卿1,5,张玮1,5(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鱼类营养与环境生态研究中心;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合肥市十八联圩湿地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3,第2期
-
本刊编辑部.录用定稿网络首发启事[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3,第2期
-
本刊编辑部.敬告读者·作者[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3,第2期
-
孙欣欣1,2,薛建辉1,3,董丽娜4(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南京大学金陵学院;3.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市中山陵园管理局).基于PLUS模型和InVEST模型的南京市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变化与预测[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3,第1期
-
杨晓星1,李少斌1,陈天恩2,谢朝晖3(长江大学生命科学院;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城建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白龟湖自然保护区冬季鸟类多样性分析[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3,第1期
-
刘婷1,2,唐燕秋1,2,丁佳佳1,2,牛晋兰1,2,耿华1,2(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规划与政策模拟重点实验室(重庆基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境质量对城市扩张的时空响应[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3,第1期
-
李志英,李媛媛,李文星,薛梦柯(云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昆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3,第1期
-
阿如汗1,张启宇1,刘云慧1,2(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与有机农业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欧美主要国家与我国传粉昆虫多样性保护政策和研究比较分析[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3,第1期
-
陈苏1,2,刘颖1,张晓莹1,冯天朕1,晁雷2(沈阳大学环境学院区域污染环境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微塑料老化行为及其对重金属吸附影响的研究进展[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3,第1期
-
杨鑫,海新权,杨玉婷(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基于Meta分析的张掖黑河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3,第1期
-
李靖宇1,2,3,杨瑞1,2,段晓敏1,3,刘建利1,2,3,刘秉儒1,3(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宁夏特殊生境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黄河流域农牧交错区生态保护重点实验室).白芨滩地区不同生物土壤结皮类型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的影响[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3,第1期
-
秦欢欢1,2,黄丽想2,陈益平1,高柏2,孙占学1,2(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华理工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拉萨河水体砷和镉的分布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3,第1期
-
董冬1,2,罗毅1,王丽宸1,邰宇1,顾康康1,2(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研究院).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时空分异及影响机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3,第1期
-
安克丽1,2,李育榕1,2,熊东阳2,3,刘冠1,2,李国庆2,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种子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与环境解释[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3,第1期
-
文昌丽1,2,曹伟伟2,3,唐雪莲1,赵雯淑1,贾仲君2,3,孟磊1(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连续传代富集土壤可培养菌菌群变化规律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3,第1期
-
甘信宏1,2,3,滕应2,3,牟婷婷1,2,3,刘国强1,徐建1,骆永明2,3(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土壤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苯并[a]芘降解菌在不同土壤无机胶体表面的吸附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3,第1期
-
王耕,张红玉(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辽西北地区防风固沙服务空间流动与辐射效应[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3,第1期
-
本刊编辑部.敬告读者·作者[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3,第1期
-
本刊编辑部.2022年本刊审稿专家名单[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