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肖文贤1,宋娅丽1,2,王克勤1,2,安文雄1,苏孟白1(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云南玉溪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氮添加对滇中高原森林凋落物养分残留及其持水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3期
  • 王文龙1,2,李建明2,3,康宏亮4,郭明明5,李宏伟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长安大学土地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生产建设项目工程堆积体土壤侵蚀预测模型构建[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3期
  • 周立峰1,蒋有源1,冯浩2,杨荣3(昆明理工大学现代农业工程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覆膜方式和滴灌带布设对春玉米根区土壤水氮均匀度及根冠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3期
  • 邓蕾1,2,刘玉林2,李继伟1,上官周平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植被恢复的土壤固碳效应:动态与驱动机制[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2期
  • 张斯源,樊逸飞,颜礼,肖星竹,李豪(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基于长时序MODIS的陕西省近20年生态质量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2期
  • 马雪燕1,穆兴民2,3,王双银1,顾朝军4,谭学进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恢复对土壤入渗影响及适宜模型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2期
  • 李丹,王翻龙,张龙,赵富贵,李荣,侯贤清(宁夏大学农学院).不同降水年型下耕作结合秸秆覆盖对马铃薯耗水特征及产量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2期
  • 孔旭1,陈玉萌1,赵志远1,蒋皓1,冯天宇1,王楷1,张嫒1,郑伟1,翟丙年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农村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生草覆盖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对苹果园土壤磷形态分布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2期
  • 贾振江1,刘学智1,徐天渊2,李王成1,3,4,刘巧玲1,陈继虹1,马波1,3,4(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砂土混合覆盖下的土壤水分蒸发特性及其因子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2期
  • 高宏远,刘霞,高晓瑜,屈忠义(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不同灌排模式下盐渍化土壤盐分及离子迁移规律及均衡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2期
  • 贺燕子1,2,田芷源1,马瑞1,2,朱绪超1,梁音1(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保水保肥材料对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区尾砂土壤理化性质及皇竹草生长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2期
  • 杜映妮1,周怡雯1,李朝霞1,姜海2,郭忠录1(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丹江口市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丹江口库区不同降雨类型下典型植被措施的水土保持效应[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2期
  • 王丹丹,许海超,单志杰,秦伟(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土高原刺槐林地根系与枯落物对土壤侵蚀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2期
  • 王亚娟1,陈云明1,2,孙亚荣1,赵敏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宁南山区侵蚀沟不同部位土壤理化性质及可蚀性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2期
  • 边熇,朱冰冰,黎珩,闫帅旗(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不同植被空间配置下的坡面产沙及泥沙连通性变化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2期
  • 刘栩辰1,2,马守田1,黄超1,孟晔1,陈海情1,3,王鹏飞1,刘战东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塔里木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黄淮海平原夏玉米需水量和缺水量时空分布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2期
  • 陆淑宁1,2,张泽瑜1,2,李荣融3,吴发启1,3,张宁3,杨佳乐3(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等高耕作对不同坡度坡面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2期
  • 高丽超1,郑文魁1,2,程运龙1,张民1,王淳1(土肥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农大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期施用控释掺混尿素对麦田土壤酶活性及养分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2期
  • 贺军奇1,2,3,赵同强1,2,3,陈云飞1,2,3,尚晓伟4,刘树平4,李安林4,刘秀花1,2,3,马延东5,郑策1,2,3(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旱区地下水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利部旱区生态水文与水安全重点实验室;榆林市水利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毛乌素沙区地下水对植被盖度空间格局影响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2期
  • 王耀鑫,高家勇,张玉珊,吴清林,李瑞(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国家喀斯特沙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喀斯特流域水源涵养功能时空分异及其对景观格局的响应[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2期
  • 陈莉会1,贺中华1,2,3,潘杉1,顾小林4,许明金4,游漫1,皮贵宁1(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山地资源与环境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水文水资源局).基于不同时间尺度的喀斯特农业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探测 ——以贵州省为例[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2期
  • 罗成威1,2,王若水1,2,王莉莎1,2,熊常1,2,王鑫1,2,代厚帅1,2,万倩1,2,肖婉1,2(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不同水热调控方式对苹果-大豆间作系统土壤温度和根系分布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2期
  • 刘俊杰1,2,陈晓冰1,3,秦梓城4,2,刘思佳4,2,许昊4,2,杨婷4,2(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岩溶地区水污染控制与用水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科教结合科技创新基地;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种典型耕作方式影响下的蔗田土壤孔隙结构及其水分运动特性[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2期
  • 张文青1,2,刘浏1,2,伦玉蕊1,2,李秀萍3,徐宗学4(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青藏高原未来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海拔依赖性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2期
  • 闫鑫泽1,2,段嵩岚1,2,郑蓉蓉1,2,刘立宝1,2,岳国强1,2,张芸香1,2,刘晓娥3,郭晋平1,2(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北方功能油料树种培育与研发山西重点实验室;山西省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孝文山林场).土壤氮浓度对油松天然林新生枝叶碳氮磷化学计量及其内稳态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2期
  • 尚友贤,满秀玲,徐志鹏(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多年冻土区白桦次生林蒸腾特征及其对影响因子的响应[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2期
  • 李俊杰,屈忠义,杨威,王丽萍,张如鑫(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咸水结冰灌溉下盐碱地土壤水热盐动态迁移特征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2期
  • 杜林娟1,李江帅1,赵世伟2,惠鑫1,李法虎1(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喷灌压力、喷嘴直径和喷洒历时对土壤入渗性能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2期
  • 方登先1,2,王勇辉1,2(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新疆干旱区湖泊环境与资源实验室).夏尔希里自然保护区生长季NDVI变化特征及驱动力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23,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0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