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少锋1,李夕兵1,宫凤强2,姚金蕊3,杜绍伦3,何忠国3(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深部硬岩截割特性与机械化破岩试验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8期
  • 冯帆1,2,3,赵兴东2,陈绍杰1,李夕兵4,李地元4,黄万朋1(山东科技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结构面位置对于深部高应力采动硬岩巷道破坏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8期
  • 刘之喜1,2,赵光明1,2,孟祥瑞1,2,张若飞1,2,程详1,3,4,董春亮5,黄顺杰1,2(安徽理工大学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徽理工大学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理工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徽理工大学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基于线性储能规律的红砂岩蠕变能量演化分析方法[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8期
  • 郝宪杰1,2,3,4,刘继山5,魏英楠3,陈泽宇3,靳多祥3,潘光耀3,张谦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共伴生能源精准开采北京重点实验室;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西澳大利亚大学工程学院).2000m超深煤系储层力学及声发射特征的围压效应[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8期
  • 来兴平1,2,任杰1,2,单鹏飞1,2,崔峰1,2,曹建涛1,2,刘伯伟1,杨彦斌1(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西安科技大学教育部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不同孔径冲击倾向性煤样破坏特征能量演化规律[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8期
  • 康建旗1,姜智彬2,吴振宇2,郑东平2,朱建波1,3(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大学广东省深地科学与地热能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注水诱发地震中含不同断层泥的断层岩石破坏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8期
  • 禹海涛1,2,陈功3(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深部富水岩石拱形隧道地震响应解析解[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8期
  • 李邵军1,徐怀胜1,2,晏飞1,黄翔1,2,周济芳3(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锦屏隧洞深部大理岩动力扰动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8期
  • 满轲1,刘晓丽2,宋志飞1,宋小软1,程海丽1,郭占峰3,柳宗旭1,于云鹤1(北方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试验室;河南省城乡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静-动态加载条件下岩石断裂特性及断口形貌特征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8期
  • 赵艺伟1,2,吴志军1,王旭宏3,侯伟3,杨球玉3,吕涛3,胡大伟2,4,周辉2,4,魏天宇2,4(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试验室;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学).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库屏障系统的多场耦合数值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8期
  • 王钱款1,2,邱士利1,程瑶2,陈兴强3,方越1(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基于GIS的深埋超长隧道岩爆等级评估方法[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8期
  • 何明明1,2,杨贝贝2,张志强1,2,刘新星2,李宁1,2(西安理工大学省部共建西北旱区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理工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基于数字钻技术的岩石材料岩爆倾向性预测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8期
  • 由爽1,2,李飞1,2,孙金翠1,2,纪洪广1,2,王洪涛1,2(北京科技大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深部花岗岩水力破坏机制与蓄能特性实验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8期
  • 李邵军1,谢振坤1,2,肖亚勋1,丰光亮1,潘鹏志1,王兆丰1(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际深部地下实验室岩体原位力学响应研究综述[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8期
  • 李利平1,2,贾超1,2,孙子正1,2,刘洪亮1,2,成帅1,2(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深部重大工程灾害监测与防控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8期
  • 王海成1,2,金娇1,2,刘帅2,高玉超2,李锐2,冯明珠1,3,熊剑平1,3,LIUPengfei4(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广西道路结构与材料重点实验室;亚琛工业大学道路工程研究所德国亚琛).环境友好型绿色道路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7期
  • 虞将苗1,2,杨倪坤1,于华洋1,2(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道路高性能沥青超薄磨耗层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7期
  • 张伟光1,钟靖涛1,于建新2,马涛1,毛硕1,石艺兰1(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基于机器学习和图像处理的路面裂缝检测技术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7期
  • 凌建明1,2,张玉1,2,满立1,2,李想1,2(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民航飞行区设施耐久与运行安全重点实验室).公路边坡智能化监测体系研究进展[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7期
  • 华文俊1,肖源杰1,2,王萌1,郑俊星3,王小明1,陈晓斌1,2(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南大学重载铁路工程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爱荷华州立大学土木建造与环境工程系爱荷华州埃姆斯市).级配与颗粒形状对复杂堆积体路基填料剪切性能影响的离散元模拟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7期
  • 李盛1,田文迪1,刘玉龙2,郜梦棵1(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公路填石路基压实工艺优化方法及效果评价[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7期
  • 曹丽萍1,张晓亢1,杨晨1,栾海2,田知文3,张炳涛4,董泽蛟1(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中建丝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吉林省公路管理局).基于分子动力学的硅烷偶联剂对铁尾矿沥青混合料改性的机理[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7期
  • 谭燕1,易晨光1,2,胡安迪1,肖衡林1(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中建三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透水混凝土路面堵塞及透水性能恢复试验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7期
  • 曹丽萍1,周杰1,李涛2,陈凤晨3,董泽蛟1(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中交基础设施养护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勘察设计分公司;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企卓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基于连续压实控制技术的路基压实均匀性评价[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7期
  • 宋珲1,陈小江2,张新玉1,3,颜川奇1,3,任东亚1,3,艾长发1,3(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厦门中平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道路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采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检测改性沥青的SBS掺量及其老化降解程度[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7期
  • 宋卫民,徐子浩,吴昊,徐飞,詹易群(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一种沥青混凝土中低温断裂性能统一评价方法[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7期
  • 张军辉,黄超,张安顺,李崛(长沙理工大学公路养护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南方湿热地区高液限黏土临界破坏应力室内试验与快速预估模型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7期
  • 罗其奇1,张升1,叶新宇1,李强2,马新岩3,4,张兴中5(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民航机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岩土工程所;机场工程安全与长期性能交通运输行业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呼和浩特新机场建设工程项目指挥部).飞机荷载作用下湿化粉土道基变形特性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7期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