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艳茹,刘继安(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胜任力视角下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OOICCI模式的作用机理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3期
-
张金磊(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以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3期
-
刘金程1,张若梅1,钟名扬2(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知识嵌入视域粤港澳高校联盟国际比较及建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3期
-
李德毅1,2,3,4,马楠5,6,7(中国工程院;国际欧亚科学院;军事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智能感知与自主控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人工智能看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3期
-
李欣欣(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我国重点学科建设制度的演进与效果[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3期
-
张炜1,陆维康2,高雅佩2(浙江大学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面向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暨第十七届科教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综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3期
-
邵波1,史金飞2,郑锋2,缪国钧3(南京工程学院高教所;南京工程学院;南京工程学院教务处).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南京工程学院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沈家乐,朱德全(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论职业本科教育的技术知识供给[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张明丽1,丁月华2(太原科技大学法学院;太原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基于大数据画像的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苏明(汕头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高校有组织科研合法性的形成与协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桑雷(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处).元宇宙赋能教育:认知逻辑、作用机理与实践走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李拓宇,邓勇新,叶民(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扎根理论方法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邓娟1,彭蓉1,余琍2,刘丹丹1(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本科生办公室).工程认证背景下基于校企协同育人的课程建设——以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工程”课程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王亚南1,邵建东2,1(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产教融合视域的高职院校专业群治理模式及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顾建民1,宾恩林2(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部;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知识治理视角下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课程变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夏春明1,金晓怡2,王晓军3,赵军4(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务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微专业建设研究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王书亭1,谢远龙1,高亮2,丁汉3,1(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工科课程思政探索——基于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案例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韩钰1,郑丽娜2,张江龙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来空天技术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院).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逻辑思路与路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罗明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飞机系).以共研一架飞机为牵引的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李辉1,2,周元3(西北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教学研究与教师发展中心;西北工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基于40份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樊泽明1,刘准钆2,余孝军2,黄攀峰3(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陕西省自动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理实同步-虚实结合-资源共享”混合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胡德鑫1,徐文君1,常乔丽1,顾佩华2,3,1,4(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天津大学新工科教育中心;加拿大工程院).国际注册工程师资质认证制度的建构逻辑与改革趋向——基于美、英、日、澳四国的范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杨治,梁潇(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课程思政中的意义建构:教学内容的感知特征及影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祝士明,李金(天津大学教育学院).现代学徒制中企业责任行为的合法性判定及超越——基于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雷洪德,曹顺良(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学优本科生的时间分配特征及其学习效果——以H大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为样本[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祝杨军(首都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基于蒂蒙斯模型的高校创业实验设计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刘巍伟1,朱小羽2,刘玉祺2(浙江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创业学院).知识创业研究的现状、演化与展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唐旭亭1,李培根2(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工程院).存在:高等教育的重要关切[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李俊,杨瑞麒(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国际视野下1+X证书制度的审视——基于对英德两国职业教育模块化实践的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