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彦峰1,王少鹏1,耿娟娟1,王毅飞1,于耀华2,张长伟1(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耐事故燃料组件用PVD高熵合金涂层研究进展[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9期
  • 杜云玲1,2,杨彦红1,周亦胄1(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师昌绪先进材料创新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统计分析的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最佳固溶热处理时间选择[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9期
  • 王子怡1,陈先华1,2,舒彦凯1,李建波1,袁媛1,谭军1,潘复生1,2(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镁合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Mg-Zn-Y-Nd-Zr合金的显微组织、织构、力学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9期
  • 李冬升,赵恩旭,王威,高佩,刘凡(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IN690合金在热压缩过程中的再结晶行为[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9期
  • 程娟1,刘翠兰1,张光睿1,孙乃坤2,张英德1,金培育1,黄焦宏1(包头稀土研究院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阳理工大学理学院).复合粘结La0.8Ce0.2Fe11.7-xMnxSi1.3H1.8磁工质的磁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9期
  • 付小强1,2,寇生中1,2,李晓诚1,2,丁瑞鲜1,2,李春燕1,2,李春玲3(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兰州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铒元素对锆基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及力学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9期
  • 马国峰,李会,刘志扬,孙世能,王梓垚(沈阳大学).2A12铝合金微弧氧化膜的高温氧化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9期
  • 汪丽丽,凤仪,曹梦丽,赵霆,周子珏,赵浩(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CuCr25阴极材料在不同环境气氛下的电弧烧蚀行为及机理[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9期
  • 黄婷1,刘会群1,林高用1,郑英2(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南大学轻合金研究院).超高强铝合金Al-7.88Zn-2.05Mg-1.70Cu-0.19Er薄带的组织与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9期
  • 郭廷彪1,2,黄大伟1,王俊杰1,李凯哲1,孙全珍1(兰州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扩展路径低温ECAP及时效热处理对Cu0.6Cr合金的组织和性能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9期
  • 何承宇1,李梦佳1,2,董卫平1,2,王琳琳1,2,陈铮3(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浙江省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维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Co-Pt合金中L10原子间相互作用势和沉淀过程的微观相场法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9期
  • 侯金成1,2,陈文刚1,王枭2,于晓华2,荣菊2,徐葵3(西南林业大学机械与交通学院;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柔性电子重点实验室先进材料研究院).Pt纳米粒子结构特性和相变规律的分子动力学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9期
  • 杨金龙1,2,3,程俊义3,李远3,熊江英1,3,龙安平1,3,郭建政1,3(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深圳市万泽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万泽中南研究院有限公司).粉末粒度对一种新型镍基粉末高温合金热变形行为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9期
  • 曾强1,陈旭辉1,2,吴保平1,燕平1,于晓华2(钢铁研究总院高温材料研究所;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固溶时效处理工艺对一种四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9期
  • 吴敏,张雷,施韬,莫文林,张培,张鹏国,邹东利,法涛(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Ti添加对U-5.7Nb-xTi合金相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9期
  • 王鑫1,2,薛召露1,2,3,刘侠1,2,3,邓海亮2,张世宏1,2(安徽工业大学现代表界面工程研究中心;安徽工业大学先进金属材料绿色制备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马钢表面技术股份有限责任公司).Y2O3掺杂ZrSiO4涂层的微观组织和相结构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9期
  • 周伟1,刘向宏2,冯军3,辛社伟1,张思远1,张新全3,王涛2,秦凤英3,李波3(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TB18钛合金晶粒长大动力学[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9期
  • 杨宇1,2,陈俊宇1,2,马通祥1,2,扈玫珑1,2(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大学钒钛冶金及新材料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机械合金化联合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制备CoCrFeNi高熵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9期
  • 武晓燕,罗巍,江海涛(北京科技大学高效轧制与智能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搅拌针长度对搅拌摩擦搭接焊铝合金/钢异种材料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9期
  • 刘金刚,杨建花,王高升,李毅,郑剑云(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TC4钛合金表面激光熔覆WC增强镍基复合涂层的组织及耐磨性[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8期
  • 方乃文1,王星星2,徐锴1,龙伟民3,黄瑞生1,徐亦楠1,杨义成1,马一鸣1(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省高效特种绿色焊接国际联合实验室;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新型钎焊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保护气体对低镍不锈钢激光-电弧复合焊电弧特性及组织性能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8期
  • 潘帅1,付莹2,王玉1,杨博威1,刘岩1,余江伟1,管仁国1,3,铁镝3(东北大学;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大连交通大学).铝合金半固态成形技术研究进展[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8期
  • 曹馨月,唐晓宁,马浩,陈媛媛(昆明理工大学).TiO2@SiO2光催化降解不同染料及其机理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8期
  • 金丹,龙浩跃,韩高枫,金铠(沈阳化工大学).Haynes230镍基合金的高温拉伸变形行为[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8期
  • 潘一帆1,刘道新2,刘博3,胡云辉3,王为3(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中航工业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喷丸与振动光饰复合处理对GH4169高温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8期
  • 徐毅珂,黄亮,王泽宇,徐佳辉,张会萍,李建军(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219铝合金动态压缩下应变率敏感性行为[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8期
  • 王美涵1,陈昀1,王冠杰1,雷浩2,孙立贤3,徐芬3,张钧1(沈阳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铝谷产业技术研究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信息材料重点实验室).纳米柱状多孔WO3-x/TiO2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8期
  • 石学智1,黄赟锋1,李振华1,冯武卫1,马树元2(浙江海洋大学海洋工程装备学院;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基板预热、重熔、预烧结对激光选区熔化Ti-47Al-2Cr-2Nb裂纹形成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8期
  • 王书桓1,2,张存帅1,2,刘吉猛1,2,李皓1,2,赵定国1,2,倪国龙1,2(华北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唐山市特种冶金及材料制备重点实验室).固溶处理对高氮不锈钢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8期
  • 车妍1,2,李树丰1,2,南盈盈1,2,潘登1,2,刘磊1,2,张鑫1,2,周圣银1,2,杨胜辉1,2(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粉末冶金技术和新材料西安市重点实验室).Ti-BN粉末冶金原位制备Ti(N)-TiBw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8期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0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