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梁晓烽1,2,王虹2,李玉中3,杨睿2,张冬冬2,周晚来2,戚智勇1,2,林伟2,3(成都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中国农业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环境稳定同位素实验室).沼液与园林废弃物共堆肥下的氮素转化及其微生物作用机制[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刘雨婷1,2,侯满福1,2,贺露炎1,2,唐伟1,2,赵俊3(广西师范大学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漓江流域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广西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师宗县林业和草原局).滇东菌子山喀斯特森林群落乔木优势树种生态位和种间联结[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卢子欣,杨漫,李彬,胡俊杰,于海彬(华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喜马拉雅山脉种子植物海拔梯度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周文武,舒清态,王书伟,杨正道,罗绍龙,胥丽,肖劲楠(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协同的滇西北森林郁闭度估测[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黄庆阳1,谢立红1,曹宏杰1,王立民1,杨帆1,王继丰1,刘赢男1,倪红伟1,2(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细菌对五大连池火山森林凋落物早期分解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俞锦丽1,陈旭2,张颖3,4,朱颖婷2,张文慧2,罗思琦2,刘淑丽2(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江西水利职业学院).鄱阳湖湿地水体、沉积物及微塑料表面细菌群落结构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吴远秀1,2,刘婧桐1,2,丁聪2,张炳川2,梁潇洒2,宁宇2,殷江霞1,吕晓涛2(辽宁大学生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氮素输入和刈割对草甸草原植食性昆虫多度和物种丰富度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张泽鹏1,2,金洪宇1,2,迟淼1,邵慧丽1,李雷1,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黑龙江流域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国家渔业资源环境抚远观测实验站).西藏朗错兰格湖裸鲤的生长、死亡及资源利用状况[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朱振闯1,孙仕军1,朱淼淼2,李咚祎1,王哲1,谌入瑄1,陈伟3(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辽宁江河水利水电新技术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地下水埋深对东北平原地下水补给及大豆生长动态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贾肖肖1,肖辉杰1,辛智鸣2,范光鹏3,李俊然4,杨玉丽1,汪立韬1(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香港大学地理系).农田防护林不同树种三维模型构建与风场模拟[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邱瑶1,2,罗涛1,2,王琼1,蒋思雨1,2(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福建省国土空间分析与模拟数字技术重点实验室).夏热冬暖地区绿量构成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以福州居住区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杨浩1,王文龙1,2,娄义宝1,冯兰茜2,朱亚男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塬沟壑区典型植被沟头土壤渗透性和抗剪强度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韦昊延1,2,陆彦玮1,李敏2,李培月1,程文青1,司炳成3(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萨斯喀彻温大学土壤学系).渭河流域秋雨异常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水汽来源[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董世淇1,张合烨1,孙国庆1,李磊1,安文聪1,张琰超1,王兆国1,高东奎1,田涛1,2,吴忠鑫1,2(大连海洋大学辽宁省海洋牧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施渔业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黄海褡裢岛海藻场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营养结构的季节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刘逸潇,王传宽,上官虹玉,臧妙涵,梁逸娴,全先奎(东北林业大学生态研究中心/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兴安落叶松不同径级根碳氮磷钾化学计量特征的种源差异[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郭荣佩1,张柏豪1,李楠1,方舟1,2,3,4,5(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基于脂肪酸和稳定同位素的东海剑尖枪乌贼摄食生态季节差异[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徐彩瑶1,2,任燕2,孔凡斌1,2,3(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浙江省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固碳服务的影响及其预测[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李廷强,郝点(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我国耕地“非粮化”现状及其复耕培肥技术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杨毅轩,陈应枝,唐芃,林文,孙敏,高志强(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播种方式对黄淮海麦区西部冬小麦氮素利用与产量形成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张达,曾坚,艾合麦提·那麦提(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高强度开发地区鸟类自然保护地保护空缺识别——以天津市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刘伟1,李旭琴2,李忠伦3,李英4,油志远5,蒋勇4,阮光华4,鲁碧耕5,杨楠5(西南民族大学畜牧兽医学院;甘孜藏族自治州天然林保护中心;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林业局;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四川贡嘎山中华斑羚和中华鬣羚的时空分布及重叠性[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李久林1,2,胡大卫1,2,储金龙1,2,尹海伟3,2(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省城镇化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基于未来情景模拟的安徽省潜山市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上官虹玉,王传宽,全先奎(东北林业大学生态研究中心/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兴安落叶松叶化学计量特征与光合性状的权衡及其种源差异[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吕晶花1,2,赵旭燕3,陆梅1,李聪4,杨志东1,刘攀1,陈志明3,冯峻5(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云南省高原湿地保护修复与生态服务重点实验室;纳帕海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高原林业研究所;云南省林木种苗工作站).氮沉降下纳帕海草甸植被与土壤变化对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郭蓉1,2,吴旭东3,王占军3,蒋齐3,俞鸿千3,贺婧1,2,刘文娟1,2,马琨1,2(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农林科学院林业与草地生态研究所).荒漠草原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对降水变化的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卢悦1,胡恩2,丁一桐1,郭善嵩1,李刚1,潘保柱1(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西北地区延河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温丽联1,2,宋金明1,3,2,4,李学刚1,3,2,4,马骏1,4,戴佳佳1,4,袁华茂1,3,2,4,段丽琴1,3,2,4,王启栋1,4(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氟喹诺酮类合成药物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及生态环境效应[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杨新国1,2,3,宋乃平1,2,3,陈林1,2,3,王磊1,2,3(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旱区植被建设与生境旱化的生态学因果关系[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6期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