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玉东1,张秋良1,陈晓燕2,张榕3,宝朝鲁门4,阿日宾巴雅尔5,斯庆毕力格6,王颖4(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乌审旗林业和草原局;鄂尔多斯市森林资源林政管理站;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事业发展中心).库布齐沙漠地区人工灌木林生物量模型构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4期
-
周春涛,张茹艳,石铭福,张卫娜,袁文雅,王勇,陈喜鹏,秦舒浩(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铁肥形态对马铃薯块茎内源激素、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4期
-
张玉霞1,王鑫1,张庆昕1,斯日古楞1,郭园1,杜晓艳1,王月林2(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内蒙古自治区林草苗木总站).施氮水平对沙地生境下不同饲用燕麦品种干物质积累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4期
-
于永昂,睢晓湉,张蕾,张夏冰(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现代生物育种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小麦转录因子TaWRKY28基因克隆与抗旱性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4期
-
王丽珍1,2,王俊跃3,马庆志1,任浩1,翟胜丞4,翟华敏1(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林业资源高效加工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轻工与纺织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向日葵不同器官分级及各级分的解剖结构[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4期
-
郝倩葳1,2,于水强1,2,曹雨婷1,2,邵慧妹1,2,王维枫1,2(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外源养分对麻栎细根生长形态及氮磷含量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4期
-
解阳阳1,2,沈腾1,刘赛艳1,黄成剑1,方红远1(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扬州大学现代农村水利研究院).基于综合评价法的年径流丰枯分类合理性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4期
-
杨光1,2,霍雨佳1,2,苏红1,2,智达夫1,2,刘默凝1,2,窦傲蕾1,2,王家业1,2,曹贵方1,2(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基础兽医学重点实验室).草原短尾羊Brachyury蛋白多克隆抗体制备[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4期
-
杨彦君,丁磊,马欢,吴云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小麦蓝矮植原体RNA沉默抑制子互作蛋白的筛选与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4期
-
牛宇光1,杨宏1,2,王玉栋1,庄洋1(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湖南文理学院水产高效健康生产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紫苏提取物对白鲢鱼糜挥发性成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4期
-
刘光金1,2,贾宏炎1,徐建民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干燥温度对红锥树盘材色变化及干燥缺陷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4期
-
王丹丹,王星,周翘楚(辽东学院农学院).红光熊蜂GS、Akt2基因克隆与低温胁迫表达[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4期
-
刘来鑫,樊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试验室).色氨酸羟化酶2基因敲除对雄性大鼠行为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4期
-
陈卫东1,张玉霞1,丛百明2,孙明雪1,田永雷3,张庆昕1,杜晓艳1(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通辽市农牧科学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钾肥对紫花苜蓿抗寒性及糖类物质变化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宋吉玲,王伟科,闫静,陆娜,周祖法,袁卫东(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药用真菌桑黄抗氧化物质及其活性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文静1,胡红玲1,陈洪2,刘喜建1,代大川1,张如义3(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西昌学院农业科学学院;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巨桉幼树对镉胁迫的光合生理响应[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王建超1,2,何银莺2,刘鑫铭1,沈朝贵1,陈发兴2,郭林榕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我国16份余甘子种质资源果实的综合品质评价[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冯雪立1,黄世会2,罗昌庆1(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贵州山地农业病虫害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喀斯特洞穴昆虫拉林裸灶螽尾须的超微结构[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刘亚心1,张嘉嘉1,杨绍彬1,唐骏2,王迎迎3(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经济林种质创新与利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国有信阳市平桥区天目山林场;国有济源市愚公林场).6个杂交杏李品种开花的生物学特性[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鲁玉洁1,周辉通1,2,柯娜1,王继卿1,黄兆春1,梁维炜1,甄慧敏1,罗玉柱1,刘秀1,李少斌1(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省草食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牛羊基因改良工程实验室;新西兰林肯大学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绵羊MYF6基因多态性对胴体瘦肉性状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钟声远1,2,钟海丰1,2,陈宇华1,2,陈剑锋1,2,张荟1,2,钟淮钦1,林兵1,刘中华1,2,邱思鑫1,2,黄敏玲1,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福州分中心).建兰品种资源数量性状与分组性状的DUS判定[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迟旭1,崔向新1,党晓宏1,蒙仲举1,翟波1,张格2(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试验中心).吉兰泰盐湖绿洲柽柳灌丛生长与沙堆形态特征的关系[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常振宇,董海龙,张笑冰,吴庆侠(西藏农牧学院动物科学学院).纳米氧化铜对藏鸡生产性能及肝脏c-Myc表达的影响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樊志颖1,2,3,李江荣1,2,3,陈康1,2,3,汪汉驹1,2,3,丁慧慧1,3,陈文盛1,2(西藏农牧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西藏高原森林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藏东南色季拉山林线植物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季节变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赵淑真,李思杭,裴剑飞,郭艳,李振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新型膜技术实验室).正渗透浓缩对苹果浊汁品质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