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白建辉(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亚热带森林BVOCs排放和其影响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5期
  • 汪碧玲1,陈碧珊2,刘发耀2,苏薇薇2,柯柳聪2,黄欣欣2(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岭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雷州半岛土壤-水果作物系统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及富集特征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5期
  • 张鹏1,刘玮2,王铁杆1,钟晨辉3,陶月良4(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浙江省近岸水域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藻类研究中心;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无机砷短期胁迫对铜藻幼苗氧化损伤、抗氧化酶及抗氧化物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5期
  • 李文慧1,2,许剑辉3,4,孙彩歌1(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深圳市生态环境与城市扩展时空演化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4期
  • 李太魁1,2,3,王小非1,2,3,郭战玲1,2,3,张香凝1,2,3,寇长林1,2,3,王彦江4(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农业部原阳农业环境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卢氏县农业农村局).添加生物炭对猪粪好氧堆肥过程氮素转化与氨挥发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4期
  • 熊秋林1,2,3,肖红伟1,程朋根2,赵文吉3(江西省大气环境污染成因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学院;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北京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布及大气沉降贡献[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4期
  • 武晓红1,宋丽红2,李秋玲3,陶莉4,张先平1,3,李晓迪1,耿红5(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林学系;山西省太原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太原学院园艺系;山西省林业和草原资源调查监测中心;山西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太原市城区大气PM2.5和PM10时空分布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4期
  • 朱立安1,殷爱华2,林兰稳1,柳勇1,张会化1,李俊杰1(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华南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佛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佛山城市森林公园表层土壤重金属累积特征、影响因素及其评价[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4期
  • 颜敏,黄晓波,陈丹,刘冠伦,梁永贤(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深圳市臭氧污染特征及其与前体物关系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4期
  • 王涛,蒙仲举,党晓宏,李浩年,付东升,赵飞燕,杨圃畅(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库布齐沙漠人工防护林林下枯落物及土壤水文效应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4期
  • 李镯1,党晓宏1,2,汪季1,2,冯亚亚1,崔健1(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内蒙古杭锦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吉兰泰盐湖周边荒漠植物养分、叶片功能性状及适应策略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4期
  • 王锐1,2,邓海1,2,贾中民1,余飞1,2,张永文1,2,王佳彬1,2(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川东南地质大队;重庆市土地质量地质调查重点实验室).地质高背景区土壤及玉米中重金属的含量及污染评价 ——以城口县为例[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4期
  • 肖艳辉1,李应文2,邹碧2,何金明1,李志安2,3(韶关学院英东生物与农业学院;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钝化剂抑制南方污染农田籽粒苋吸收重金属的效应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4期
  • 王盼盼,郭海峰,许江环,杨善,周鸿凯(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学院).湛江沿海盐渍田土壤-稻米系统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酶活性的特征及其相关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4期
  • 牛文鹏1,2,李青圃1,李铖1,程炯1,吉冬青1,蒋新宇1,刘通1(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华南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珠江三角洲土壤养分多尺度空间分异及环境驱动力[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4期
  • 胡晓康1,2,昝逢宇1,常素云3,王云仓3,王松庆3,王洪伟2,张雷2,钟继承2(安徽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院).天津市海河温室气体排放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4期
  • 邸涵悦1,郝好鑫1,2,孙兆祥1,姜海3,程谅1,4,郭忠录1(华中农业大学水土保持研究中心;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丹江口市水土保持监测站;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不同演替阶段下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4期
  • 马佳明1,赵鹏1,刘雪莹1,陆贵巧1,谷建才1,温哲华2(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崇陵流域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水文效应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4期
  • 向速林1,2,吴涛哲1,龚聪远1,张慧敏1,吴代赦2(华东交通大学环境工程系;南昌大学/教育部鄱阳湖湖泊生态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鄱阳湖沉积物与水界面氮的迁移特征及污染评价[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4期
  • 张艳1,李勋1,宋思梦1,周扬1,张健2(四川民族学院横断山区生态修复与特色产业培育研究中心;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生态林业研究所/生态林业工程重点实验室/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马尾松与乡土阔叶树种凋落叶混合分解过程中微生物生物量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4期
  • 魏茁,姜英宇,陈立飞,周瀚成(西北民族大学化工学院).Fe & Cu生物炭复合材料脱除污染水体中金霉素[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4期
  • 吴昊1,2,王明霞1,李迎港1(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空心莲子草入侵群落的昆虫丰富度和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4期
  • 俞佳1,2,黄颖1,2,张晋龙1,刘云根1,2,王妍1,杨思林2(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云南省山地农村生态环境演变与污染治理重点实验室).砷胁迫下外源磷对香蒲根表铁膜形成及吸附砷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4期
  • 刘丽丹1,2,周瑶1,2,孙庆业1,2(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煤矸石对鲫鱼体内微量元素含量及组织结构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4期
  • 程兵芬1,2,夏瑞2,张远2,张楠1,2,张新飞1,2,刘成建2,3(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基于拐点分析的汉江水华暴发突变与归因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4期
  • 徐坤1,2,陈林1,2,杜浩琪3,杨新国1,2(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大学农学院).不同供氮水平下中间锦鸡儿茎叶水浸提液对猪毛蒿的化感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4期
  • 李昌龙1,2,3,姜生秀2,3,吴昊3,李得禄2,3,王多泽1,3(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梭梭林下土壤结皮发育对黄花补血草生物量及资源配置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0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