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弛1,2,郑瓛1,2,倪国华1,赵彦君1,2(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多弧等离子体去除甲苯的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5期
  • 李喆,陈圣宾,陈芝阳(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地表温度与土地利用类型间的空间尺度依赖性 ——以成都为例[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5期
  • 易浪1,2,孙颖1,尹少华3,魏晓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概念、框架与展望[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4期
  • 韦家怡1,2,李铖2,吴志峰1,3,4,张莉5,吉冬青2,程炯2(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华南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大湾区地理环境监测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安全格局及重要生态廊道识别[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4期
  • 姜鹏1,2,秦美欧3,李荣平1,孟莹2,杨霏云4,温日红1,孙沛2,方缘2(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辽宁分院;沈阳区域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中国典型生态系统GPP的季节变异及其影响要素[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4期
  • 赵超凡,周丹丹,孙建财,钱坤鹏,李芳芳(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炭中可溶性组分对其吸附镉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4期
  • 陈雪泉1,孔彬2,兰青1,余志铨3,谢银斯1,黄俊毅1(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佛山生态环境监测站).胶黏剂生产行业VOCs组分特征及臭氧生成潜势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4期
  • 陈瑶1,2,李云红1,3,邵英男1,3,刘玉龙1,2,刘延坤1,3(黑龙江省生态研究所;黑龙江牡丹江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与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阔叶红松林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特征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4期
  • 杜雪,王海燕,邹佳何,孟海,赵晗,崔雪,董齐琪(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白山北坡云冷杉阔叶混交林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4期
  • 徐梅华1,顾明华1,王骋臻1,雷静2,韦燕燕1,沈方科1(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大学农牧产业发展研究院).锰对土壤砷形态转化及水稻吸收砷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4期
  • 邓晓1,2,3,武春媛1,2,杨桂生1,2,李怡1,2,李勤奋1,2,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国家农业环境儋州观测实验站;海南省热带生态循环农业重点实验室).椰壳生物炭对海南滨海土壤的改良效果[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4期
  • 贺斌1,胡茂川2,3(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广东省各区县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估算及特征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4期
  • 王英成1,姚世庭1,金鑫1,俞文政2,芦光新1,王军邦3(青海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生态系统大数据与模拟中心).三江源区高寒退化草甸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对比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4期
  • 刘志君1,2,崔丽娟1,2,李伟1,2,李晶1,2,雷茵茹1,2,朱怡诺1,2,王汝苗1,2,窦志国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湿地生态功能与恢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互花米草入侵对盐城滨海湿地nirS型反硝化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4期
  • 程文远1,2,李法云2,3,吕建华1,吝美霞4,王玮2,3(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上海城市路域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碱改性向日葵秸秆生物炭对多环芳烃菲吸附特性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4期
  • 刘红梅,海香,安克锐,张海芳,王慧,张艳军,王丽丽,张贵龙,杨殿林(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不同施肥措施对华北潮土区玉米田土壤固碳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4期
  • 赵隽宇1,2,黄小芮1,石媛媛1,2,宋贤冲1,2,覃祚玉1,2,唐健1,2(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林用新型肥料研发中心).南亚热带多代连栽桉树人工林根际土壤FTIR特征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4期
  • 魏岚1,黄连喜1,李翔1,王泽煌2,陈伟盛1,黄庆1,黄玉芬1,刘忠珍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南方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与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江门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生物炭基质可显著地促进香蕉幼苗生长[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4期
  • 杨贤房1,2,陈朝3,4,郑林1,万智巍2,陈永林2,王远东2(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华南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赣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工程学院).稀土矿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细菌群落特征及网络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4期
  • 张苗苗1,2,陈书涛1,2,丁司丞2,王瑾2,章堃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增温及秸秆施用对大豆-冬小麦轮作农田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4期
  • 王玉洁1,雷琴凯1,卜红玲2,童辉2,董乐恒2,陈曼佳2,刘承帅2,3(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华南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Fe(Ⅱ)aq与纤铁矿-胡敏酸复合物交互反应及其结构转化过程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4期
  • 易嘉慧1,2,何超3,杨璐1,2,叶志祥1,2,田雅1,2,柯碧钦1,2,慕航1,2,涂佩玥4,韩超然1,2,洪松1,2(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COVID-19疫情期间全球气温和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的空间关联[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4期
  • 李嘉义1,孙蔚旻2,孙晓旭2,孔天乐1,李宝琴2,刘振鸿1,高品1(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尾矿硫氧化微生物的分离鉴定与功能验证[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4期
  • 崔键1,2,杜易3,丁程成4,李金凤1,2,高方述5,常雅军1,2,张继彪6,刘晓静1,2,姚东瑞1,2(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江苏省水生植物资源与水环境修复工程研究中心;江苏洋井环保服务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宿迁环境监测中心;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中国湖泊水体磷的赋存形态及污染治理措施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0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