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程林海1,谷海峰1,刘安泰1,虞想1,张君毅2(哈尔滨工程大学核安全与仿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窄矩形通道内搅混流和环状流相界面参数的计算方法[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8期
  • 赵鹏飞1,2,梁田1,陈波1,马颖澈1,刘奎1(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核用材料与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稀土元素Gd对2308双相不锈钢热变形行为的影响[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8期
  • 潘良明1,2,朱隆祥1,2,3,万洁2,许汪涛2,邓杰文2,闫美月2,何明樾2,万灵峰2,张宏2(重庆大学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系;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轻水堆两相流机理研究的若干关键问题、现状与发展前沿[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8期
  • 韩梓超1,2,章静1,2,王明军1,2,田文喜1,2,苏光辉1,2,秋穗正1,2(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陕西省先进核能技术重点实验室).核热推进系统氢气物性及流动换热模型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7期
  • 李楠1,王进1,王军霞1,孙鸿昊1,王丽丽2(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高温、高压和pH值多种因素作用下蒙脱石层间水化和扩散行为的分子模拟[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7期
  • 王泽隆1,李亚洲2,熊珍琴1,顾汉洋1(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旋叶分离器分区域疏水性能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7期
  • 高鹏程1,张斌1,2,单建强1,2(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燃料棒破损热力学模块开发及在严重事故分析程序中的应用[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7期
  • 李子曦1,2,黄景林1,谢春平1,邓承付1,2,易泰民1,易勇2,杜凯1(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单一气源的PECVD方法制备SiC薄膜及其微观结构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7期
  • 黄良生1,2,刘汉阳1,2,3,李明涛1,2,刘星光1,2,许守彦1,2,王生1,2(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散裂中子源快循环同步加速器束团长度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7期
  • 杨林清,秦本科,薄涵亮(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控制棒水压驱动步升过程流动阻力影响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7期
  • 马超,周毅,卢嘉川,芦鞾,李云,赵波,陈浩,马强,秦勉,郭晓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控制棒落棒时间分析软件CRAC的研发与验证[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7期
  • 曹令1,2,刘桂华1,2,邓豪1,2,邓磊1,2,周炳宏1,2(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西南科技大学特殊环境机器人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基于局部关联信息的视频监控图像中γ辐射噪斑的消除方法[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7期
  • 何雯,赵陈儒,薄涵亮(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基于气泡动力学的过冷流动沸腾边界层模型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7期
  • 夏兆阳1,周志伟1,石雪垚2,常愿2(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大型先进压水堆IVR策略评估和裂变产物分布计算[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7期
  • 王冠1,2,顾龙1,2,3,于锐1,2,王挺4,王兆4,袁和4,恽迪4(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兰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铅基快堆氧化物燃料性能分析程序FUTURE开发与初步验证[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7期
  • 王雯珩1,于雷1,王晓龙1,郝建立1,叶磊2(海军工程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海军装备部).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核动力装置异常运行工况识别方法设计[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7期
  • 戈立成1,刘玉岚1,王彪2(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小型堆安全壳在地震激励下的动力响应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7期
  • 王勇泉1,王泽祯1,李宁1,关兴彩1,顾龙1,2,3(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加速器的硼中子俘获治疗装置束流整形体的设计及其临床参数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7期
  • 邱枫1,祁沛垚2,于晓勇1,乔守旭1,谭思超1(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省核动力装置性能与设备重点实验室;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加减速流条件下棒束通道阻力特性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7期
  • 曾倩1,朱婷1,2,李飞泽1,杨远友1,杨吉军1,兰图1,廖家莉1,刘宁1(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辐射物理及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肠杆菌Enterobacteria sp. X57富集铀(Ⅵ)的初探[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7期
  • 汪泽涛,郭凯伦,王成龙,张大林,田文喜,秋穗正,苏光辉(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高温热管内钠蒸发冷凝特性分子动力学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7期
  • 南威克1,苏俊2,郭冰1,谌阳平1,杨彦云3,王建松3,许世伟3,马军兵3,马朋3,白真3,李鑫悦2,韩志宇1,李云居1,曾晟1,颜胜权1,马田丽1,苏毅1,茹龙辉3,柳卫平1(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低本底高分辨测量技术在16N衰变的出射α粒子测量中的应用[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7期
  • 喻章程1,肖军2,李肇华1,詹文辉1(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基于蒙特卡罗抽样和最大-最小法的地震易损度算法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7期
  • 马颖,尚宇,高浡华(西安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量子粒子群融合算法在放射源探测标定中的应用[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7期
  • 丁天松,颜拥军,谢宇希,李翔(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基于KNN改进算法的闪烁体探测器故障诊断[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7期
  • 宋艳,陈树森,康绍辉,宿延涛,王凤菊,勾阳飞,李子明(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光催化材料CdS/TiO2的制备及其光催化还原U(Ⅵ)性能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7期
  • 胡杨,孙江,张金海,梁天学,蔡丹,杨海亮,苏兆锋,孙剑锋,赵博文(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晨光号”加速器二极管辐照面积和寿命提升技术[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7期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