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少春1,熊鑫鑫1,朱代根1,邓婷婷1,李明2(西南林业大学;安徽工程大学).麻点豹天牛幼虫取食和爬行的声发射信号特征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5期
-
王龙凤1,赵丽宏2,肖伟伟1,王树力1(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尚志国有林场管理局;东北林业大学).阔叶树种混交对红松人工林土壤养分的影响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王幼珊1,王晓燕2,张淑彬1,石瑶瑶3,盖京苹3,殷晓芳1,邢礼军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台州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球囊菌门2个中国新记录种Dominikia indica和Rhizophagus irregularis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张铭1,谢宪1,梁军1,程元1,张星耀1,冯磊2,时良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山东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赤松枯梢病生防真菌M75的筛选和鉴定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王玮槐1,李志新1,张含国1,刘劲宏1,代伟昭2,石宝英2(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核桃楸无性系生理生化及光合指标的遗传变异及相关性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王慧玉1,沈隽1,王启繁2,王伟东1,刘铭1,许旺1(东北林业大学;清华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环境条件对漆饰水曲柳木材挥发性、极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其气味释放的影响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李波,张伟溪,丁密,余金金,丁昌俊,黄秦军(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不同种源蒙古栎遗传变异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隋凤翔,郑义,杨芷怡,李晓岩,牛犇(东北林业大学).瓦雷兹芽孢杆菌FZB42对松杉球壳孢抑菌活性的影响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李俞鑫,李莲芳,合金鑫,姜若超,黄孝杰,王姝茜,刘畅(西南林业大学).目标树生长空间释放对云南松生长及其器官和土壤养分的影响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周翼飞,董利虎,李凤日(东北林业大学).迎春5号杨树心边材及树皮的生长变异特征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姚宇航,史有玉,石明,杨海旭(东北林业大学).冷弯薄壁型钢-胶合木组合梁受弯性能有限元分析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许博涛,王璐,田蓓,李媛媛,孙广玉(东北林业大学).除草剂和种衣剂对东北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耿玉德,蒋云亮(东北林业大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影响国有林区职工家庭收入的主要因素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殷志伟,王海飙,徐文静(东北林业大学).应用改进的全乘比例分析多目标优化方法对胶合木-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经济性评价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侯丹1,徐基良1,李建强1,蒋丽伟2,陈卓3,段洋波3,王荣华3,余著成3,余杰3(北京林业大学;仙霞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浙江仙霞岭五种同域分布雉类日活动节律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谢军明,王立海,林文树,郝泉龄,解光强,孟庆凯,李怡娜,阚相成(东北林业大学).随机森林在红松活立木腐朽分级中的应用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唐骏1,任跃1,刘攀峰1,朱景乐1,柯书银2,肖祥伟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国有信阳市平桥区天目山林场).杜仲人工林生长状况调查及木材材性测定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易嘉欣1,马晓雨1,孙国语1,庞忠义2,苏伟斌3,张芳平3,张春华3,李开隆1(东北林业大学;辽宁省新民市机械林场;黑龙江省富锦县林业局;东北林业大学).铅锌复合胁迫对小黑杨、黑青杨生长及生理的影响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孙颖1,孟儒1,苗林琦1,高东菊2,张凤娥2(东北林业大学;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Cu2+、Zn2+单一及复合胁迫对木槿种子萌发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王熙媛,张王菲,李云,杨仙保(西南林业大学).依据光学遥感特征优选的森林地上生物量反演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侯文久1,于洪贤1,刘曼红1,刘鑫宇2,金洪阳2,梁亚森2(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建三江分局).挠力河自然保护区不同作物类型退耕还湿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王红玲,黄瑞芳,施士争(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应用iTRAQ技术分析铵态氮胁迫对杨树根系蛋白质组学的影响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田佳歆1,刘盛1,冯万斌2,赵士博1,王诗俊1,孙宇1,李恩鹏1,程福山1(北华大学;临江林业局;北华大学).间伐强度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冠层结构和草本物种多样性的影响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董芮豪,姚莉梅,向润,江龙(贵州大学).柯氏无梗囊霉双重培养体系的构建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朱美如,矫春晶,安康明,李明月,张鹏(东北林业大学).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率对水曲柳种子活力指标的影响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李东兴1,钱家连1,许慧慧1,张国伟2,任俊杰2,王茜3,许洋1,王利兵1,于海燕1,李迎超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河北省洪崖山国有林场;河北邢台市信都区农业农村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脱水对栓皮栎种子基因表达的影响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荆蓉,彭祚登(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油松幼树高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联度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蒋珏泽,谢永华(东北林业大学).应用改进优鲁模型对机载热成像中野生动物种类的识别方法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孙龙,包满意,胡同欣,蔡慧颖(东北林业大学).火烧强度对白桦枝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