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陈静(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面内战爆发前中共接管山东邮政策略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22,第5期
  • 王代月1,王亚宁2(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狮子”到“政治狮皮”:马克思早期政治批判的唯物主义转向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22,第5期
  • 张亮(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民事诉讼上诉审反诉机制之审视与建构——以重复起诉禁止的边界为视角[J].山东社会科学,2022,第5期
  • 郑吉伟,周晓博(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方学者对哈特和奈格里“非物质劳动”理论的批判及其局限[J].山东社会科学,2022,第5期
  • 王琛(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中国传统文化和谐观念的历史生成及其当代价值[J].山东社会科学,2022,第5期
  • 李思宏1,王庆金1,刘阳2(青岛大学商学院;齐鲁工业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基于创新绩效的社会网络化创新团队角色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22,第5期
  • 漆思,高晓敏(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黑格尔政治保守主义的论争与澄明[J].山东社会科学,2022,第5期
  • 丰子义(北京大学哲学系).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美丽中国建设的哲学思考》评介[J].山东社会科学,2022,第5期
  • 王莉(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政治理论中的权力逻辑——《权力范畴与马克思的政治理论》评介[J].山东社会科学,2022,第5期
  • 杨林,赵洪波(山东大学商学院).数字普惠金融助力农民增收的理论逻辑与现实检验[J].山东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张旭1,乔涵2(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发展的历程与实践[J].山东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房慧颖(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人工智能犯罪刑事责任归属与认定的教义学展开[J].山东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孙学涛1,2,田杨3(山东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山东社会科学院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数字金融对县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葛扬,朱弋(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学院).分配制度、共同富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J].山东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蒋永穆,谢强(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人民至上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山东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郑林如(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贫困家庭儿童福利政策的发展与演进逻辑[J].山东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涂良川,钱镇(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斯蒂格勒技术哲学批判的三重指向[J].山东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耿直,张骥(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球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国际话语权构建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刘晓梅(天津工业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网络著作权刑事法保护的新思考 ——基于132份侵犯著作权罪刑事判决书的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李博英1,王全景2(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中国战略研究院;郑州大学商学院).“双碳”战略下建筑物碳审计的理论与实践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刘京希(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山东大学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学术期刊的学术史价值及其追求 ——基于《文史哲》的办刊实践[J].山东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陈峰,董彩云(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革命学术”与“学术革命”:共和国初期人文学术转型的双重解读[J].山东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薛明骥,黄广友(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史哲》与新中国初期史学学术体系的重构[J].山东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谭好哲,韩筱蓁(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新时期审美论文艺观念崛起中的中国问题[J].山东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杨建刚(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知识考古学视域中百年中国美学的理论谱系与话语转换 ——“西方理论的中国问题”的美学维度[J].山东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陈治国(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重审21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空间批判理论形态[J].山东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李楠1,韩泊尧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审思:话语主体与话语主导的辩证观[J].山东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史倩(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农业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性逻辑[J].山东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孙嫣1,潘鲁生2(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事件中的多元存在 ——事件理论视域下当代民俗艺术的存在境遇[J].山东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刘康(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美国杜克大学亚洲与中东研究系).美学与“西方理论的中国问题”[J].山东社会科学,2022,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0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