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亚宁,李稚,方功焕(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亚天山地区关键水文要素变化与水循环研究进展[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1期
-
梁萌,米晓军,李晨华,赵金,王玉刚,马健,胡江玲(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中国科学院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新疆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新疆准噶尔盆地未开垦盐碱土盐分与盐生植被多样性分析[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1期
-
李秀花,吴纯渊(新疆教育学院).中国西北五省区水资源利用的协调性分析[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1期
-
郭玉琳,赵勇,周雅蔓,黄秋霞,余贞谊,顾张杰(新疆阿勒泰地区气象局;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气象局;江西省庐山市气象局).新疆天山山区夏季降水日变化特征及其与海拔高度关系[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1期
-
张新成,高楠,王琳艳(山西财经大学文化旅游学院;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我国乡村旅游公共服务多元系统协同水平时空演化及其作用机制分析[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1期
-
李双双,王婷(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地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于MF-DFA的西安昼夜复合高温事件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1期
-
杨海娟,孙来玎,周美君,李飞(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省地表过程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黄土高原粮食生产空间重构过程中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以陕北榆林市为例[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1期
-
胡淑兰,胡琳,程路,林扬,路岑之(陕西省气候中心;陕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西安市周至县水务局).陕西关中重污染天气低空流场的分型研究[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1期
-
田达睿,唐皓,谭静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长安大学建筑学院).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聚落适宜空间模式研究 ——以米脂县东沟为例[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1期
-
宝乐尔其木格(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1960—2020年内蒙古荒漠草原连续无降水日变化特征分析[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1期
-
雒占福,李晓慧,雷德宏,杨卓龙(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兰西城市群品质城市建设水平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1期
-
刘清,蒋小荣(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湖北文理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关系依赖如何影响全球化城市网络的生长发育 ——以苹果手机供应商为例[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1期
-
施俊杰,孙鸣婧,吕新生,张俊兰,李火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南疆西部春季一次极端暴雪天气综合分析[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1期
-
娄泊远,王永东,周娜,闫晋升,艾柯代·艾斯凯尔(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国家荒漠-绿洲生态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努尔苏丹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粒度组成特征研究[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1期
-
梁晓磊,翟晓慧,牛清河,胡子豪,王天虎,刘万成(太原师范学院管理系;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敦煌戈壁荒漠研究站/甘肃省风沙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敦煌市雅丹景区服务中心).敦煌雅丹地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初步研究[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