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洋1,乔家君1,王伟2,张二申1(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河南大学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扶贫资源配置对低收入农户收入影响 ——以青海省18村为例[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2期
-
古力米热·哈那提1,姜波1,苏里坦2,张音2,3,胡可可2,3(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气温变化的简易融雪模型研究[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2期
-
晋子振1,2,秦翔1,赵求东3,李延召1,2,刘宇硕1,陈记祖1,王利辉1,2,王强1(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祁连山冰川与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祁连山西段老虎沟流域消融季径流变化特征研究[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2期
-
刘景明1,2,3,丁建丽1,2,包青岭1,2,3,张子鹏1,2,3,姜磊鹏1,2,3,曲艺1,2,3(新疆大学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新疆绿洲生态重点实验室;智慧城市与环境建模自治区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基于同位素揭示艾比湖流域地下水特征[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2期
-
邓甜甜,耿广坡,杨睿,张保(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1980—2020 年渭河流域高温热浪时空变化特征[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2期
-
肉孜·阿基,于碧馨,李如琦(新疆气象台).2019 年8 月阿克苏罕见翻山大风精细特征及成因分析[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2期
-
姜璐1,2,刘艳娟1,史晓楠3,丁博文鹏4,陈虹宇1(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基于物质流的青海高原城镇社区家庭能源消费研究 ——以西宁市为例[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2期
-
韩飞1,2,3,刘铁1,2,3,黄粤1,2,3,昝婵娟1,2,3(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高山湖泊生态系统气候响应研究进展[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2期
-
王子超1,王春磊2,马俊俊1(华北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自然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沙尘天气下黑河流域大气长波辐射遥感估算[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2期
-
张娟,姚晓军,李净,王晓燕(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甘肃省农业干旱研究[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1期
-
隋露1,蒲春玲2,刘志有1,柏鹏飞1,刘涛3(新疆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新疆农业大学MPA教育中心;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基于PLUS 模型的乌鲁木齐市生态服务价值权衡协同探究[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1期
-
魏慧敏1,贾科利1,张旭1,张俊华2(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基于机器学习和多光谱遥感的银川平原土壤盐分预测[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1期
-
董春媛1,黄海涛2,乔荣荣1,罗立辉3,常学礼1(鲁东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省烟台第五中学;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宁夏沿黄绿洲景观多样性时空变化与尺度依赖性[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1期
-
韩大勇1,牛忠泽2,伍永明3,高健2(伊犁师范大学生物与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沙漠工程勘察设计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水热条件共同驱动新疆湿地植物丰富度空间分布格局[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1期
-
李雪梅1,刘贺贺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新疆陆路口岸与载体城镇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1期
-
姜萍1,胡列群1,许婷婷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服务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近60 a 新疆大气水分亏缺的时空变化特征[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1期
-
刘鑫1,亢燕铭1,辛渝2,陈勇航1,周海江1,秦汉1,何清2,王智敏3(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RegCM4.6 两种积云参数化方案在东亚模拟结果的评估[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1期
-
周丹1,2,保广裕2,苏献锋2,王力3,李宝华2(青海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青海省气象服务中心;青海省气象干部培训学院).1961—2020 年青海高原日照时数时空变化特征[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1期
-
王振1,2,李均力1,3,张久丹1,2,吴浩儒1,2,郭雪飞4(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新疆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重点实验室;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输水漫溢对塔里木河中游胡杨林恢复的影响[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1期
-
雒占福,张蓉,赵雪雁,梁晶晶,王家明(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黄土丘陵区乡村国土空间安全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临洮县为例[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1期
-
韩广1,龙鲜1,丁占良2,冯净雪1(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包头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科尔沁沙地大型沙波纹的初步研究[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1期
-
夏怀霞1,梁涵玮1,陈爽1,王倩2,王慎敏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一带一路”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中亚地区土地与人口城镇化时空耦合特征[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1期
-
姚德贵1,刘唯佳2,韩永翔3,李哲1,梁允1(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杭州市气象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太阳辐射短时临近预报R 模型的构建及验证[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1期
-
生延超,徐珊,周垚(湖南工商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地理学院).环境规制能否促进黄河流域要素效能发挥?[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1期
-
赵卫东,王淑琴,田剑,季斌,马雷(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基于势能信息熵的黄土小流域地貌演化特征[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1期
|